燕二孃心領神會,隨即宣佈下一輪比賽的規則。
這第二輪的比賽規則很簡單,以此情,此景,此時,此地,此人為主題,作詩一首,限時半個時辰,由玲瓏姑娘選出前三名晉級最後一輪。
“這題目也太籠統了吧,真是女人心海底針,姑且不說這半個時辰不長,還得讓玲瓏姑娘滿意,這第二輪的難度也不小啊。”
“誰說不是呢,哎,這玲瓏姑娘很少露面,熟知她的人就更少了。”
“不知道這一輪有會湧現出怎樣的驚世之作,上一輪的十副對聯除了那第一副沒有作出,剩餘九副都可謂是千古絕對呀。”
眾人議論紛紛,很是期待接下來的比賽。
這下可把郭凌雲給難住了,上一輪能作出下聯完全是因為這副對聯是因為他上高中的時候背過,依稀記得當時剛從大學畢業的語文老師講到這幅對聯的時候,講著講著就當著全班人的面給哭出來了。
這讓郭凌雲印象深刻,後面還上網查了這幅對聯的來歷,背後確實有個感人的故事。
還記得那個戴著眼鏡的實習老師,個子不高,說話也是細聲細語的,因為年齡相差不大,總能和學生打成一片,更是被全班的男生奉若吉祥物。
可這作詩,還給限定了主題,郭凌雲雖說也背過唐詩三百首,可是吃不準這詩現在有沒有問世啊。
萬一給鬧個烏龍,那不是糗大了。
還得讓這玲瓏姑娘滿意,真是,哎,難啊。
郭凌雲心中完全沒底,正閉目發愁。身旁的彭豪卻悄悄地繞到了郭凌雲的身後,雙手搭上了他的肩膀。
“哎呀,兄弟,辛苦了辛苦了,做哥哥的給你捏捏,不著急不著急,慢慢來慢慢來。”一邊說著一邊給郭凌雲按起肩膀來,滿臉的諂媚樣。
郭凌雲也不做理會,腦子裡面閃過一首首傳世經典詩句。
諸如李白的《把酒問月》就很符合現在的場景,中秋佳節,有月,有酒,有人。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又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意境也很深遠,也符合現在的場景。
哎呀,太多了,也都非常好,但就是不知道會不會被打假。
這可給郭凌雲煩透了。
正當郭凌雲一籌不展的時候,有人已經上臺了,是上一輪答對第二副對聯的選手,一位年近七十的老者。
當時上臺的時候著實嚇了大家一跳,在場的很多人也認識他,這是天心閣儒院的夫子,大名賈仁義,大家都尊稱一聲賈夫子。
在整個遼東地區也是出了名的文壇大家,很多王孫貴族的弟子都做過他的學生,其中就包含像李相赫的女兒李月如郡主。
老者年年都來,說是這吟詩作對也要與時俱進,多多和年輕一輩交流能促進他的創作。
賈夫子年齡雖大,但步履穩健,神采奕奕,儼然一副百代文宗的模樣。
“老夫活了這麼大歲數,今日算是大開眼界,真是後生可畏,倘若這晉級第二輪的才俊們有意參加我天心閣儒院的選拔,可直接來找我賈老頭子。”
此話一出,四下又是一片譁然,雖然這天心閣遼東院的儒學不如京都院那麼有名,也沒有出什麼很了不起的人物,但這畢竟是天心閣啊,其他地方的儒學也是很難望其項背的。
“好了,好了,我老頭子不和你們年輕人爭了,我就看著大家各顯神通吧。”
說完便走下臺去,竟是放棄了這第二輪的比賽。
看的出來,大家對賈夫子還是很尊敬的,沒有因為他放棄比賽而議論紛紛。
其實也很好理解,畢竟也是當世一代大家,不太在乎輸贏,反而更喜歡看這年輕一輩比賽。
時間一點一滴地過去,加上賈夫子,已經有七人上臺作詩了,有的是絕句,有的是律詩,有的是七言,有的是五言。
臺上發生的事情郭凌雲沒怎麼關注,他還一直在為這作詩而犯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