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熟知三國時代人物關係的人,相當清楚,這種情況日後可能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後果。
沒錯,黃祖的確有不弱的能力,可甘寧和文聘倆人也不差。
而且在某種角度來說,是比黃祖還要強的。
實際上,現如今水軍內部能有這樣的情況。
也是劉協自己造成的。
當初他剛剛接手荊州的時候,為了能夠扼制荊州內部那些當地家族。
或者說曾經被劉表重用的那些人。
他故意將劉表沒有重用的人提上來。
其中甘寧和文聘,還有黃忠以及魏延,就是這當中的代表。
不過,現在劉協也意識到,這種情況的變動。
還是有隱患的。
“可是陛下,他們三個,我們又該如何調配。”
“難不成,把黃祖抽出來?”諸葛亮也意識到情況的嚴肅性。
劉協搖搖頭,“不可,他不能離開荊州水軍。”
其實有句話,劉協是沒有說出來的。
那就是在劉協看來,黃祖,是比甘寧和文聘更牢靠的。
因為黃祖他的家族,就在荊州,他的根在這裡,是不會做出忤逆之事的。
但文聘和甘寧就不一樣了。
尤其甘寧,要知道曾經的甘寧,可是一個土匪。
跟周倉裴元紹那些人是一樣的。
“那陛下,他們三個,又該如何分配?”諸葛亮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劉協陷入沉思,說實話,他們三個還真的不好調配。
很久之後,劉協深吸口氣,看向諸葛亮。
“把黃祖留下,讓他自己一個人統領荊州二十萬水軍。”
“什麼!”聽得這話,諸葛亮顯得極其的震驚。
“可是陛下,如果把他一個人留在水軍,統領二十萬大軍。”
“那樣的話,甘寧與文聘是很可能會心中不服的。”
諸葛亮很是焦急的說道。
“朕自然是知道這些的。”
“至於甘寧與文聘,他們倆人朕自有用處。”
“雖然,黃祖的手中有二十萬水軍。”
“但是,我們除了二十萬水軍之外,也不是沒有其他的兵馬。”
聽到這裡,諸葛亮情緒逐漸平穩,似乎明白過來了劉協的意思。
“陛下,您的意思是,將甘寧和文聘調離?”
“讓他們去我們建設起來的軍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