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轉向了習山,立馬有記者起身問:
“習老師,你認為蘇老師的新歌能獲獎嗎?”
誰能保證一定獲獎?一切的努力只是為了獲獎機率更高,習山覺得問題有些搞笑,不像一個專業記者提出來的。
於是他回道:
“這首歌質量很高,我非常喜歡,也希望子琪姐能取得滿意的成績。”
回答的中規中矩,習山上次在桃花塢接受採訪後,想著作為明星,以後肯定少不了經歷這種事,於是特意學習了一下怎麼回答媒體的問題;
現在見到成果了,他很‘滿意’自己的回答。
提問的記者喜笑顏開的坐下,沒有追問。
後面的提問變得中規中矩,應該‘車馬費’發揮了作用;蘇子棋說新歌的名字是‘光年之外’,介紹了一下這首歌表達的思想;
慢慢的,提問環節走向了結束。
最後,有位記者抓住機會提問,
“習老師,我想單獨採訪您幾個問題,不知道你有時間嗎?”
習山毫不猶豫拒絕了,
“這是子琪姐的新歌釋出會,還是不要聊其他的話題。”
記者立馬回道:
“活動結束後,我們可以單獨約個時間。”
自己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他聽不明白嗎?習山有些苦惱;
旁邊蘇子棋接過話,“你聯絡習山的經紀人吧。”
這是答應了?意外之喜;
記者不再追問,高興的坐下。
活動結束後,他向同行打聽習山經紀人的聯絡方式,才知道習山沒有經紀人;
沒有經紀人=沒有專訪;
懂了!
後臺休息室,
“子琪姐,你說現在的記者怎麼這麼不專業,我都已經拒絕了,他竟然還在追問?而且開始的時候,有人問我能不能獲獎?這不是搞笑嘛,誰能保證?”
這是習山抱怨的聲音,蘇子棋聽完後表情很古怪,拍拍習山的肩膀,
“以後多學習一下怎麼面對記者的採訪?”
說到這個可就不困了,
習山笑道:“子琪姐,我看過一本書,名字是‘面對媒體提問的一百種回答方式’,上面寫的特別專業,要不要我借給你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