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之人說道這裡,稍微停頓了一下,隨即像是想起什麼似的輕“奧”了一聲接著說道:
“說起這個,倒是要說說另一個人了,這個人叫柳兒。
據說是跟這位公子青梅竹馬,兩情相悅,在這位公子走了之後,就一直苦苦等待公子的歸來,只是卻同樣沒有等到這位公子。
這個時代女人們那能有什麼自由呢?
最開始在柳兒說出與公子私下的婚約之後,家裡人倒也不急著讓她嫁人了,
畢竟遠在幾千裡之外,萬一遇到個什麼意外情況什麼的,耽擱了行程也很正常。
再說,這位公子就是此次進京沒有高中,單單一個舉人的身份就足矣令他們一家高攀不起了。
因為心中有著打算,柳兒一家對這公子的家人倒也不錯,沒事了就來開解開解這位公子的父母,隱約之中也有了親家般的關係。
但是三年過去了,這位公子照樣還是沒有回來,此時早就有一些說法在這裡的人們間暗暗流傳,只是人們都不太相信而已。
現在時間過了這麼久,還是不見這位公子歸來,人們倒是也都相信了這些說法,包括這位公子的父母。
雖然在心裡還是不想承認,但是三年的時間裡連一封那公子的信都沒有收到,就是再不相信,心中兒子大半是回不來的想法,還是佔到了上風。
柳兒的家並不富有,農家養個閨女並不容易,此時三年過後,見到這家公子歸來無望,就又開始給柳兒張羅婚約。
不說能要對方多少彩禮,但最起碼也不用再繼續的賠吃賠喝了。
況且說實話,一個女人又有多少個三年可以浪費呢?能讓柳兒這樣空等三年,他們自認為付出的已經太多了。
但是柳兒卻是一個痴情人,任憑父母百般勸說,萬般逼迫,就是死活不同意。
就算是媒婆說的怎麼天花亂墜,她也絕不看對方男子一眼。
柳兒的態度,終於把她的父母弄出了真火。
在就在他們準備用強的頭一天晚上,柳兒簡單的收持了一下自己的東西,在夜色之中敲開了這公子家的門。
在得知柳兒和父母鬧了彆扭之後,這公子的父母在感動之餘就立刻勸說柳兒回家。
柳兒是個非常好的姑娘,這幾年公子不在家,多虧了她經常來幫助做些活計,和老人家聊聊天,說幾句開心話逗逗樂,兩位老人是從心眼裡喜歡這個心底善良的姑娘。
兩人甚至在私下裡說過,只要自家兒子一回家,不管考上沒考上,就立即讓他給柳兒成婚。
即使他不同意,綁也得把他綁著,老漢甚至說‘他敢,不同意腿我把他打斷,小兔仔子還想翻天不成。’
不過到底還是沒有打斷,因為這公子從來都沒有回來過。
兩位老人也是知情達理之人,如果自家孩兒在家怎麼都好說,可這都幾年過去了,連個準確的訊息都沒得到,外邊還有著各種謠言在流傳,說什麼都不能誤人家孩子的一生。
柳兒的痴心是不改的,不管兩位老人怎麼說,就是閉著嘴不說話。
幾年的時間相處下來,她對這老人家裡面的擺設也都是極為了解,夏日的時候,有幾次衣服都是她來晾曬的。
在兩位老人的勸說中,這位平日裡性格溫順,從來都對兩位老人的話拂逆過的柳兒,這次卻固執的沒有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