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劉貴的秀榮王,就純粹是元子攸用來噁心爾朱氏,挑撥離間一手的了。劉貴不過是爾朱氏門下走狗,朝廷卻把爾朱氏的老家秀榮川封給了劉貴,將爾朱氏置於何地可想而知,
“加爾朱天光為侍中、儀同三司、都督山東六州諸軍事。”
高道穆提筆記下,卻見元子攸不再言語,忍不住問道:“爾朱氏其他人呢?”
“沒有封賞。”
元子攸冷冷地說道。
爾朱兆坐鎮晉陽,爾朱仲遠在秀榮川,這倆佔據河東的爾朱氏軍閥才是元子攸的心腹大患,至於爾朱天光,從任何角度來講,在沒有把握的情況下,他都沒有什麼摻和的必要。
爾朱天光據守山東六州,兵少地盤也小,防務壓力又非常重,西面的西魏和南面的南梁把山東六州半包圍了起來,東面是大海,北面是黃河,山東形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爾朱天光自己掌控的小王國。
摻和兩河的事情,只要爾朱天光率兵北出黃河,山東就必然會被瞅準空隙的西魏和南梁一擁而上,瓜分蠶食殆盡,爾朱天光才不會做這種傻事,保住自己的地盤坐山觀虎鬥才是明智之選。
畢竟這年頭,有地盤,有軍隊,才是實打實的政治資本,哪邊上臺了都不會虧待你。
所以元子攸才有意安撫爾朱天光,來分化爾朱氏軍閥之間的聯絡。
“任命高乾為河北大使,高敖曹為直閣將軍,去冀州、瀛洲招募士兵勤王。”
從奚毅出戰邯鄲被生擒,元子攸就清楚,靠鄴城這些禁軍是不太行的,必須組建新的勤王軍。
河北漢人門閥,是元子攸為數不多可以依靠的力量,而冀州刺史高乾是帝黨中河北漢閥的頭面人物,現在也只能依靠高乾和高敖曹兄弟了。
河北之地共九州,其中分為北五州和南四州。
北五州為燕州(後世張家口、延慶,下同),幽州(北京、天津、唐山、廊坊),平洲(秦皇島),安州(承德),營州(葫蘆島)。
南四州為定州(石家莊),瀛洲(保定、滄州),冀州(衡水、德州),相州(邯鄲、邢臺、安陽)。
北五州處於爾朱氏的掌控下,當然,這種掌控是很不靠譜的,這些地方原來都是韓樓叛亂的重災區,爾朱氏派都督侯淵去平定也沒幾年,自保有餘,進取不足。
河北北部不同於後世那般是中國的人口爆炸密度的區域,在當世還是邊塞,人口、土地均不足以養活大規模的軍隊,爾朱氏的主力還是在河東。
故此,河北北部摸不到,山東是爾朱天光的勢力範圍,河東是爾朱氏的傳統地盤,元子攸能做到的,也就是在河北的南四州發力,爭取拉起一支勤王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