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噠國願奉大魏皇帝陛下為盟主!”
沙離師的話語鏗鏘有力,要想保住西域諸國這個緩衝帶,必須要靠西魏,這點他心裡非常清楚。
“天神在上,突厥部...願奉大魏皇帝陛下為盟主!”
突厥可汗阿史那鐵勒也錘了錘自己的胸膛,起身向元冠受致敬。
盟主,既是權力,也是責任,元冠受迎著眾人熱切的眼神,繼續說了下去。
“朕不是阿那瑰老狗,付出與收穫拎得清,既然當了這個盟主,便不會讓厭噠和突厥損失利益,心生怨憤。”
元冠受清了清嗓子,伸出了手指頭,道:“其一,也是最重要的,為了防止柔然人西進,必須要有足夠的軍隊,來對其造成震懾,柔然對任何一方的主動進攻,都必須攜手抵禦。因此,各家都要出兵維持軍事同盟,不能有誰不承擔義務而享受權利。”
“沙王。”
元冠受看向了沙離師,沙離師正色以待。
“厭噠國在東部邊界,高昌、西域地區至少要維持萬騎以上的軍隊規模,並且在戰時,要保證可以動員西域諸國的軍隊,參加盟軍,服從朕的指揮,你覺得如何?”
“可行,但厭噠國希望,這是防禦性質的結盟,而非主動進攻柔然人。”
沙離師並無太多疑慮,目前由於西域諸國暗流湧動的局勢,厭噠國在東部已經囤積了三萬餘騎,被牽制的這些力量,也是他們在天竺地區遲遲無法取得大規模推進的重要原因。
如果只需要萬騎,再加上西域諸國的兵力,那對於厭噠人來說實際上是大大減少了他們的軍備負擔。
元冠受復又看向突厥可汗阿史那鐵勒,不待元冠受說,這老邁的可汗便主動說道:“突厥部全體戰士,願意在戰時服從陛下的調遣。”
元冠受點了點頭,三方結盟,是互相都受益,輪到西魏自然也不例外,他宣佈道:“大魏會在河涼道、寧夏道,常備維持兩萬五千騎左右的邊軍,如此,在柔然人主動進攻三方任意一方時,都可以集結起五萬騎左右的騎軍兵力,足以抵禦柔然本部的進攻。當然,在三方任意一方主動進攻柔然人時,出兵取決於自願。”
解決完了各家出兵數量,以及軍隊指揮權的問題,也就是軍事和政治的問題,接下來自然是經濟上的互助互利了。
“朕希望,在接下來的幾年裡,進一步加大三方之間的貿易。”
沙離師倒是不覺得有什麼,大魏與厭噠的貿易體系已經非常成熟了,倒賣來自東方的絲綢和瓷器給西亞、北非、歐洲地區也是厭噠國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這一點沒什麼可爭的。
倒是阿史那鐵勒、阿史那孔雀、阿史那土門這些突厥貴族有些忐忑,他們窮的都要當褲子了,除了牛羊馬匹和鐵礦,似乎沒什麼可以與大魏、厭噠貿易的。
事實上,舔著臉來要飯,試圖從大魏、厭噠這裡搞點援助,才是突厥人的目的。
“對突厥部來說。”元冠受斟酌著詞句,道:“大魏會向突厥輸出基礎的冶鐵技術,突厥的工匠應當進入大魏的兵工廠、鑄幣廠進行學習,在基礎冶鐵技術熟練掌握後,再進行進階的技術輸出。
當然,大魏需要突厥部提供鐵礦石原料,會按照一定比例返回給足以武裝整個突厥部的刀槍、箭矢,以及抵禦饑荒的糧食。”
“皇帝陛下,請容我等商議片刻。”
“好。”
元冠受倒沒覺得突厥人會不接受這等條件,如果光從字面意義上來講,這樣的行動,以養虎為患來說,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