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二百五十五章 計兵馬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五章 計兵馬 (2 / 2)

“沒動員?!”

諸葛氏呆在了原地,魏國這是什麼意思,她仔細地思考著,不多時,她便想到了答案。

“完了。”

蕭淵猷苦笑道:“是完了。”

關於魏國為什麼不動員府兵這個問題的答案,蕭淵猷想清楚了,諸葛氏也想清楚了。

這是要徹底吞掉巴蜀的意思,現在已經三月份了,馬上就要春耕,巴蜀今年是不可能組織春耕的,而農民軍將蜀地的生產秩序已經徹底破壞,總有一天會把搶來的糧食吃完,這就意味著兩個結果,要麼餓急了眼的農民軍打下成都等城池獲取糧食,要麼就向有糧食的勢力乞糧。

誰有糧食?

只有一個答案,西魏。

而只要過了春耕,想都不用想,數萬府兵馬上就會被組織起來,為什麼西魏去年沒有大舉伐蜀,原因就在於此。

西魏不想耽誤關隴今年的春耕,不想兩線作戰。

現在河內、上黨兩郡已經攻下來,西魏全線都處於防守態勢,無論是面對柔然人的寧夏道,還是面對爾朱兆的河潼道,或者面對侯莫陳悅的河南道,以及面對蕭繹的淮北道,統統龜縮不出。

目的簡直是呼之欲出,元冠受要集中所有力量伐蜀。

長安禁軍的一個衛和漢中道的邊軍攻擊兩萬兩萬千人,這只是先頭力量,也就是說,目前進入蜀地的部隊加上還鄉軍的三萬多人,就已經超過五萬了。

後續還會有至少一個衛的戰兵和動員起來的數萬府兵,想想都讓人不寒而慄,梁國在巴蜀地區的機動部隊連一萬人都不到,怎麼與之抗衡?

門閥世家,和地方豪強,都在自己的塢堡裡各顧各的,根本就不可能配合梁軍作戰。

自晉末戰亂以來,門閥豪強都有修築塢堡的習慣,史載“永嘉之亂,百姓流亡,於時豪傑所在屯聚,建塢築堡以自守。”

隨著北魏的崛起,北方戰事逐漸平息,其後北魏統治者銳意漢化,並採取了輕徭薄賦、均田制等政策。在這些優惠政策下,客民、佃戶逐漸脫離塢堡,成為朝廷的編戶齊民,而那些林立於黃河流域的塢堡逐漸消失,成了歷史的陳跡。

北朝的塢堡現在大部分都被強制拆除了,而南朝則遍地都是,並且隨著時代的演進,從門閥豪強的自建產物,變成了鄉間宗族糾合宗族鄉黨,屯聚堡塢,據險自守,以避戰亂的社會組織。

這些塢堡足以讓一大家族的數百甚至上千口人生活在裡面,陶淵明所言“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絕非誇張,很多人就在裡面能生活一輩子都不用出來。

因此,南梁的軍力組成,就變成了地方自衛團練加將領部曲以及少部分國家軍隊。

這些地方武力自保有餘,指望他們拋家舍業跟梁軍一起討平起義軍,那就得看具體情況了,換句話說,順風仗可以,逆風仗免談。

哪怕不計算地方的自衛武力,僅算南梁在巴蜀的官軍數量,還是讓人心裡完全沒底。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