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二十一章 朝抄吵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一章 朝抄吵 (2 / 2)

就在這個微妙的時刻,北海王元顥排眾而出。

“陛下,臣元顥有奏。”

在御座之上看著大臣們吵來吵去的孝明帝元詡終於打起了精神,他支起了瘦弱的身軀,問道:“北海王有何高見啊?”

“臣以為,西征勢在必行。”

這是一句廢話,再不西征,莫折念生都要打進西都長安了,這是大家的共識。而且要是不西征,元顥的偏師統帥之位也沒了,這是他個人的核心利益所在。

現在的問題是西征的軍費哪裡來?朝廷的國庫已經被胡太后和元乂前後這幾年持續不斷的折騰揮霍一空了,可能還剩個底,但是西征動輒億計的錢是肯定沒有的。

北海王元顥不急不慌,他有元冠受的良策,心中早就打好了腹稿。

“西征軍費從何而出,朝臣議論紛紛。臣以為,可以發行國債。”

高陽王元雍倒是頗有興趣,搖了搖肥碩的臉蛋問道:“何為國債?”

“國債者,國家向天下人借錢用以國朝重事,可設五年或十年之限,許以利息,由國庫償還,先息後本。”

元顥鄭重地說道:“關隴膏腴之地,秦漢因之而成霸業,一則不可輕棄,二則民眾富庶。發國債足西征靡費,平定關隴叛亂後,免徵一到兩年賦稅,再行徵加田賦,不需幾年就可償還國債利息。如此一來,朝廷與王公借錢,王公為國出力且有利息可得,我大魏千秋萬代,不愁國家無力償還。百姓也能早日安定,得以休養。

億萬之錢雖多,以我大魏萬里大國,時長且緩,徐徐圖之,並非不可承受之負擔,只不過倉促之間力有不逮罷了。”

殿中群臣,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漢人大閥都驚得目瞪口呆,心裡只有一句話——還能這麼玩?

大王們的思路豁然開朗,一年壓榨洛陽周邊農民,給他們放青苗貸才能得幾錢的利息?對於他們龐大的資產來講,貸出去的錢不過是九牛一毛,更多的金銀還在倉庫裡吃灰。而如果發行“國債”,就相當於藉助朝廷的力量給全天下的百姓放貸,而且以國家的存在和信用背書,不怕百姓賴賬。

群臣看向元顥的目光熱切了起來,還是北海王有大才,妙啊!

元冠受看著這些蠢蠢欲動的王公大臣,露出了玩味的笑容,這個主意是元冠受給元顥出的,借未來的錢解決西征軍費當然能解決,看起來也確實不愁國家賴賬。但是這些王公大臣不知道,命運所有的饋贈都在暗中標好了它所需的價格,他們放出去的錢,都不需要五年,再過兩三年就收不回來了。

因為在“國債”這一概念中最不可能的一個情況即將出現,北魏沒了。

當局者迷,天下烽煙四起,貴族大閥依舊紙醉金迷,他們看不清蠢蠢欲動的貧苦百姓已經再也無法忍受這種壓榨,鮮卑武士也無法忍受在遙遠的邊境飲風咽雪。

上層的佞信佛教導致了儒家國家神聖價值的缺失,中層胡漢矛盾尖銳導致了同處一室的兄弟互相視為仇虜,基層的官吏貪腐導致了政治實體對國家的控制力降低到了亡國的邊緣。

六鎮的大起義只是引子,北魏這座巍巍大廈,從上層國家價值到中層胡漢認同再到基層民眾治理,已經全面崩坍。

人民的意志匯聚成的歷史大潮浩浩蕩蕩,沒有任何既得利益階級可以妄圖阻擋,就像是南梁的蕭菩薩死了十五萬民夫也要造的淮河大壩試圖把淮水倒灌進壽陽城一樣,逆勢而為的行動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一批即將攪動風雲的英雄人物,在正光五年這個時間,開始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大家都是從無名小卒崛起,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