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說。”蕭淵猷無奈地說道:“以後這錦官城,歸不歸你夫君管,還是兩說呢。”
諸葛氏瞬間警惕了起來,妻憑夫榮,自己在孃家能有現在的地位,跟丈夫穩穩當當地做了這麼多年益州刺史是分不開的。
蕭淵猷在益州刺史任上幹了八年,透過跟元冠受做涼馬—蜀錦貿易,賺的是盆滿缽滿,他往荊襄、江南運一匹戰馬,掙的錢就夠諸葛氏塗一年胭脂水粉不重樣了。
“莫不是你那叔叔,想動你?”
蕭淵猷能當益州刺史,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叔叔蕭衍念及舊情,照顧兄弟的兒子。
蕭淵猷的父親是蕭懿,蕭懿在巴蜀的履歷就很豐富,永明末年,蕭懿拜梁州刺史,解圍南鄭,攻取北魏六戍。永元二年(300年),平定豫州刺史裴叔業和護軍將軍崔慧景叛亂,授尚書令。功高震主,為南齊東昏侯所殺。
到了天監元年(502年,蕭衍稱帝的時候,追贈蕭懿為丞相、長沙郡王,諡號宣武。
蕭懿一共生了九個兒子,蕭衍對於這些侄子非常夠意思,封了兩個郡王,七個縣侯,最低的官職給的都是刺史。
蕭淵猷也是在這種情況下,當上了巴蜀最為富庶的益州的刺史,益州的富庶程度,在整個南梁都是數得上號的,這個位置眼紅的人非常多,蕭淵猷也是靠著金錢開道加上蕭衍比較念舊,才能幹八年之久。
蕭淵猷嘆了口氣,對妻子說道:“朝中有人告訴我,陛下想讓他的第八子,武陵王蕭紀來接任益州刺史。”
“那你呢?”
“不知道。”
見夫人諸葛氏的神色憤憤不平,蕭淵猷安慰她道:“你也不必如此介懷,只是傳聞而已,武陵王最受陛下寵愛,朝野皆知,陛下就算真的有此安排,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那還真不如把這錦官城獻給北邊的那位至尊呢,聽說人家可是大度得很。”
“莫亂說話!”
蕭淵猷緊張地看了眼四周,室內無人,這才放下心來,他語重心長地說道:“如今蜀錦不好賣,這錦官城十餘萬人靠著蜀錦吃飯,鐵五銖又搞得市面上物價無休止的飛漲,都有多少風言風語傳到刺史府了?”
諸葛氏扁了扁嘴,外面的訊息她自然也有所耳聞,百姓靠著蜀錦吃飯,現在生意不好做,蜀錦貿易的收入在下降,蕭菩薩搞得鐵五銖又讓百姓生活成本極高,已經是民怨沸騰了。
轉念一想,她家在蜀錦貿易最賺錢的時候大賺特賺,如今就算是蕭淵猷離任了,不好收拾的攤子留下來,似乎也沒什麼吃虧的地方。
不過婦人還是有些小氣,總覺得朝廷待丈夫薄了一些。
“對了。”諸葛氏似是想起來什麼,對丈夫說道:“北面那位至尊,點名要見的僧人前些日子入蜀了,你可得記得給人完完整整地送過去。”
“哪個僧人?”
蕭淵猷作為益州的刺史,貴人忘性大,早就把前些年元冠受跟他順道提的事情忘在腦後了。
“好像叫...達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