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北魏天驕> 第三十八章 詭道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八章 詭道也 (2 / 2)

“可其人自從任領軍將軍算起,如今已有小十年的光景,在禁軍之中門生故吏遍佈,可謂是樹大根深。如果我等貿然行動,就算是有陛下詔命,所冒的風險依舊不小。誰又能斷定刀斧臨頭,元乂不會鋌而走險呢?”

北海王元顥點了點頭,性格謹小慎微的他非常同意高陽王的觀點。

元顥開口道:“高陽王老成謀國,所言不無道理。元乂掌國數年,羽林、虎賁二軍受其指揮者數不勝數,我等若謀大事,不可不慎。”

藩王們說的不無道理,但會議的口風卻開始偏向保守,這是胡太后所不願意見到的。

“顏長史,你說說吧。哀家素聞你是齊王智囊,今日代表齊王前來,也要聽聽你的意見。”

顏文智微微一笑,手搖摺扇的他看上去倒是頗有幾分諸葛孔明的風度。

顏文智的聲音依舊是那麼沙啞低沉:“齊王說,他當年北奔大魏,哭闕請兵時,未曾想到大魏能予他如此信任。即便是萬死,也不足以報答陛下、太后的恩賜。所以齊王的意思就是,若陛下、太后要剷除元乂,齊王府闔府數百口,願舉家相助。”

“好!齊王真忠義之士也!”

小皇帝激動的幾乎要哭了出來,一個外姓藩王,竟然能做到這種地步,看來天命、人心,真的還是在朕這一邊啊。

可胡太后卻暗暗皺眉,齊王嘴上說的如此漂亮,今日只派了手下的閹人過來會盟不說,這些日子,整日整夜的宿在邙山大營,藉口整頓軍務準備西征。

洛陽城裡要是真的鬧個沸反盈天,他齊王又該如何處置?

是靜觀其變,投靠勝者。

還是直接領著大兵把城一圍,準備挾天子以令諸王?

“咳,以哀家對這個夜叉的瞭解,不似他爹,倒是隨了他的娘。性格驕橫自大,又目中無人。”

說到這,眾人的臉色都有點怪。

元乂他爹江陽王元繼是個庸碌大王,老實慣了,不是能做出悖逆之舉的人。倒是元乂的妻子,也就是胡太后的妹妹,是個招搖又大膽的女人,這點不可否認。

可胡太后這麼說,似乎連自己也罵進去了,因為她和妹妹是同樣的性格,甚至更加變本加厲。

胡太后垂簾聽政的時候,寵信男寵、營建石窟、賞賜貴女可是樣樣精通,把孝文、獻文兩位先帝漢化多年攢下來的家底揮霍的精光。

胡太后當然沒察覺到這些小心思,她繼續說道:“這萬佛燈節,元乂一年前便嚷著要辦,眼瞅著日子也要近了,以他好大喜功的性格,定然大操大辦,親自主持御街的燈節遊行。到那時候,趁著百姓眾多造成的混亂場面,我等集合私兵,配合宮內可靠禁軍,一舉南北包夾端門,來個甕中捉鱉,定然能成大事。”

眾人自然覺得胡太后這個計劃沒什麼問題,於是商議各家都出多少兵馬,又如何控制中書省等關鍵衙門,以及何時發動,以何標誌區分等等。

可惜,這幾個人的共同特徵就是,玩弄權術都是行家裡手。領兵打仗,唯一一個知兵的齊王蕭寶夤又不在。

以至於他們忘了一句經典的兵法原則,勢者,因利而制權也。兵者,詭道也。

簡單地說,就是他們搖筆桿子有餘,抄槍桿子不足,制定的軍事計劃過於理想化,且缺乏應急預案。

流血的戰爭不是沙盤推演,敵人永遠不會按你的計劃走,更何況,第一步就出了岔子。

有人,告密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