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衛東說完,不等劉老闆反應,就向外走去,丁原提著東西快步跟在後面。
鄭思京看了一眼劉老闆,這眼神有些意味深長,不是因為劉老闆多好看,而是李衛東看人太準了,一看一個準呀。
雖然他們投資公司一直堅持投賽道,然後再投賽道里的賽手,但是鄭思京總有種直覺,凡是被李衛東看中的專案,絕對不是因為專案本身,而是專案的創始人。
只是他似乎沒有發現這個櫃檯老闆有什麼閃光點,而且老闆歲軟沒有要投資的意思,但是最後這幾句指點似乎意有所指啊!
鄭思京想了,還是讓助理給劉老闆留了一張名片,保留一分香火情,也許什麼時候就能用上了呢,然後也離開,跟上李衛東步伐了。
劉老闆兩手拿著助理留下來的名片,上面果然印著:精衛投資總經理鄭思京,再抬頭時,李衛東一行人已經消失在人群中。
劉老闆又低頭看了一眼手裡的名片,總感覺得自己似乎錯過了什麼!
李衛東走出電子市場,雖然離開了有暖氣的房屋有些冷,但是外面的自然光倒讓李衛東感覺到更舒服。
李衛東穿著一件大衣,手插口袋裡,隨意地站在路邊上,看著對面正在建設的工地,身後站著幾個穿正裝的隨從,多少顯得有些另類。
鄭思京站在李衛東身後,解釋他這次來京城的原因,說道:“有個風險投資和網際網路國際研討會,邀請國際上各大投行、風險投資公司、金融公司的高管,各類專家共同探討!”
“時間定在下個月初,就在京城,精衛投資是幾個主辦方之一,按照慣例,明天要由幾個主辦方坐在一起,先開個協調會,做一些部署!”
李衛東搖頭說道:“研討會,還國際研討會,有什麼可研討的,真打算能從這個會上學點真東西,這個算盤不好大呀!”
“誰有真東西會當眾講出來,把自己的發展發向和運作方式告訴別人,同行是冤家,誰會把自己下一步幹什麼告訴競爭對手?”
鄭思京笑著說道:“是是是,您說的對,其實我也考慮過,人家能來主要的目的不是研討,還是想看看國內的環境,就是看中國內市場的這塊肥肉了,這些風投公司都想要來咬兩口!”
“他們做各種演講,發表各種言論,其實說白了是為了吹牛,宣傳自己,宣傳自己的公司,讓更多的國內企業關注,能夠拿到更多的專案!”
還有句話,鄭思京沒跟李衛東提說,蚍蜉資本也會藉助於這次研討會宣佈進入國內市場。
以蚍蜉資本在國際風投界的影響力,想必到時候應該是一件讓大家很驚訝的事情。
李衛東歪頭看了一眼鄭思京,好奇地問道:“你既然知道,那還跑前跑後的,想要給自己培養幾個競爭對手,想讓公司發展的更健康?”
鄭思京搖頭說道:“我可沒這麼高的覺悟,不過這事上面有人牽頭,咱們也攔不住,既然如此,那還不如主動參與進來!”
“這樣也顯得咱們胸懷坦蕩,而且咱們是主辦方,肯定比他們有優勢,也順便看看這些國際風投公司的成色,到底有多大的牙口!”
李衛東說道:“有這個勇氣就好,國內的市場太大,靠幾家風投公司肯定不行,只有風投公司足夠多了,才能讓整個行業得到發展!”
鄭思京贊同道:“是呀,根據科技金融學會統計,截止到去年底,國內的風險投資公司差不多有近二百家,資金總量在三百億左右!”
“但是真正投入的專案中的,還不足一半,差不多二十億美金左右,而米國的風投基金規模在五百多億美金,咱們的差距太大了!”
鄭思京向李衛東靠近了一點,小聲地說道:“而且,根據我們的測算,國內的這些風投資金總量,咱們的公司佔比超過三成!”
“若是單以非國有資本來考慮,咱們的市場佔有率在九成,上次程思危副委長提出這個的時候,擔憂的意思非常明顯!”
程思危可謂是中國風投啟蒙者,從八十年代就開始形成並宣傳風險投資,一直篤定風險投資是新技術轉化的最佳方法。
在多年前就開始為風險投資奔走,後來退居二線了,更是把這件事當成了他的主要工作,事實上也確實做了不少有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