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番推讓之下,吳薇才勉強的接受了未來婆婆的見面禮,然後順從的讓婆婆給她套在手腕上。
古代皇帝登極,還得搞三辭三讓,何況是要做人家兒媳婦的事情,心裡雖然想,但是嘴上也得推辭一番, 不然多不矜持,端的讓人看不起。
不過吳薇看著手腕上的金手鐲,怎麼看都感覺有些太俗氣,完全就是為中國大媽們準備的土豪款式。
當然這話她不能說,因為旁邊的沈躍英也帶了這麼一個金手鐲,不過看起來更大。
不得不說, 老大媽們是喜歡這些金光閃閃的首飾, 至少沈躍英對於大兒媳婦給買的這支手鐲很滿意。
雖然聽說,劉錦慧一次買了兩件, 她和親家母一人一支,心裡稍微有些醋意,但也不能掩蓋她對手鐲的喜歡。
一般人差不多都有這種心裡,比如你年終獎發了十萬,看著工資條心裡挺美,挺幸福。
當你看到你周圍的同事們都發了,而且有人發的比你還多,哪怕只是多了幾百塊錢,估計剛才的幸福立馬就要打折扣。
如果所有的同事都沒有,而你哪怕就只有一百塊錢,你的幸福感恐怕都要加倍。
人是個挺奇怪的動物,只能比別人好,不能同樂!
見面禮給完,二嬸依然沒有停止噓寒問暖,對這個兒媳婦要比大兒媳婦態度好多了。
第一次見面的印象總是好的,時間越久矛盾越多, 現在差不多是母女情深, 等以後就知道什麼叫婆媳關係。
吳薇和老李家的幾個女同志在客廳拉家常, 同時應對著兩個老太太的戶口盤查,上到過世的老奶奶,下到還沒有結婚的弟弟。
總之是越詳細越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其實早就藏在人民群眾的生活中。
李衛兵在另一個房間聽著家裡幾個的老爺們的吩咐,明天的會親家大事中有哪些注意的事項。
吳薇的父母晚上乘坐八點的火車到齊州,所以二叔一家在李衛東這裡沒有待的太久,晚飯沒吃就提出回去。
現在這個點吃晚飯,過一會親家來了還得在陪著吃一頓,吃不下也顯得不尊重客人。
李衛東沒有挽留,親家來齊州,他二叔二嬸打算當一回地主,肯定要全程接待安排。
畢竟以後兒子結婚了,肯定是要在齊州定居的,弄不好戶口都要遷過來, 生下的孫子就是地道的城裡人。
雖然他們老李家現在對於城裡人也沒太大的盼頭,但是根深蒂固的想法, 總還有一點執念。
在他們眼裡兒子的家也算是他們的家, 親家來齊州,就是登他們家的門,又是這麼大的事情,肯定是越隆重越好。
不只是李承武兩口子這麼想,李承文也有這個覺悟,甚至想要李衛兵讓開著李衛東的車去接吳薇的父母。
李衛兵看了看大哥的車,猶豫了一下拒絕了,車是好車,面子肯定足,但不是誰都能開著上路的。
車牌號雖然普通,只是簡單的一串數字,不是什麼豹子號,也不少要發財之類的諧音。
但是這車是誰的,該知道的都知道,這是李衛東的臉面,他開著出去接老丈人,算是怎麼回事!
“大爺,我哥也忙,天天用車,別耽誤了大事,再說我有車,我姐那也有輛車,夠用了!”李衛兵笑著說道。
在這個人均工資一千塊錢都不到的時代,他們一個小家能有一輛車,雖然只是夏利,但也足夠風光了。
看到李衛兵如此做,李衛東暗自點頭,不是他心疼車,車就是用的,而是覺得李衛兵成熟了。
到現在他還記得,當初李衛東開車回老家的時候,李衛兵看到後,躍躍欲試的樣子。
“那也行,你哥在齊州,以後有什麼事情就找他!”李承文又替李衛東做了個決定。
他們家老爺子年齡大了,也不管事了,李承文作為這個家裡的長子,自然有責任把這個權杖接過來。
而且不只是在他們這個小家,村裡的李氏家族,哪怕村裡有什麼事情是,也會來諮詢一下他李承文的意見。
畢竟李承文有旅居港島的經歷,見過世面,眼界開闊,見多識廣,能幫著出不少有用的主意。
而且要不是李衛東哥倆攔著,李承文都要被吸收進村委會給村民服務了,到了這把年齡也能追求一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