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自己犯渾,教訓一頓也就罷了,他母親那樣,也無非是舐犢之情,我生氣自然是針對他們,當然若是說一點關係也沒有那也不對!”
“我本來是想把長泰銀行的股票搞亂出口惡氣,只是後來機緣巧合之下發現了他們那麼多的問題,也就順水推舟!”
“港島本地銀行的衰落不是沒有道理,從長泰銀行的管理就可見一斑,長泰在銀行的規模算是不錯的了,卻那麼多的爛賬,其他小銀行就更不用說了,破產倒閉根本不可避免!”
李衛東沒有太大的心裡負擔,又不是他故意設的套,而是他們本身就有問題,他只是在合適的時候推了一把而已。
與股市狙擊手的劉大雄比起來,李衛東絕對算是大善人了,李衛東仔細研究過劉大雄在股市上的縱橫百合,所向披靡。
資本市場從來不講究情義,多是講究套路,而且只用同一個套路,百試不爽,金錢開道。
這種事情李衛東自問是沒有那個能力的,但是讓李衛東沒想到的是,徐彥登以前是那麼一個不起眼的人,現在股票市場玩起套路,搞個心理戰,都能甩李衛東八條街。
而且萬里銀行想要迅速擴大資本,併購是唯一的出路,而長泰銀行恰好有這些漏洞,又是上市銀行,後面有李時輝吆喝著,不搞他搞誰?
雖然經此一役會損失一些客戶,但是萬里銀行宣佈收購長泰銀行後,自然讓萬里銀行的名聲大漲,以後沒有了長泰銀行自然就有萬里銀行。
現在港島本地的銀行,在經營上基本屬於舉步維艱,很多銀行因債務危機破產而被收購,以至於現在很多本地銀行的負債率很低。
也就是說吸收來的存款不敢貸出去,這樣長期下去只會越來越不景氣,利潤越來越低,被其他銀行併購是其必然的出路。
李衛東在接觸過長泰銀行之後,就李時輝調查其他本地銀行的狀況,併購這些本地銀行,絕對是他擴充資本的最佳途徑。
像滙豐渣打這樣的銀行,基本上各支行佈局已經非常合理,並不需要這些分行來補充,大銀行看不上這些小銀行。
但是李衛東需要,經過併購重組肯定會覆蓋整個港島地區,經過一段時間的整合,這些分行一旦經營正常,畢竟讓萬里銀行迅速擴張。
所以李衛東的目標不僅僅是長泰銀行,他不介意被稱為銀行界的狙擊手,未來會證明他的這個做法是為了拯救這些銀行。
“港島的這些銀行真的到了這個地步嗎?最近我也看了一些銀行的資產負債表,結構合理,顯示都非常穩定!”
“銀行講究的規模效應,如果做不到遍地是分行的規模,老百姓接受的意願不大,就算有大銀行做背書也不行!”
“事關錢的事,一是安全,二是方便,所以這些小銀行一個沾不上,那就只好走下坡路了,你看著吧,這僅僅是開始!”
“你什麼時候聽說過有本地銀行申請牌照成功的,港島雖然放開銀行牌照的申請,不過都是面對國家銀行的在港島開設分行的!”
看著劉錦慧若有所思的樣子,李衛東覺得從李時輝那裡剽竊來的東西還是非常好用的。
“還有,你以後就別看姚阿姨的了,那玩意容易降智商!”
李衛東最後還是說了句,最近劉錦慧在家無事看起來了,完全的陷入且無法自拔。
“你已經不愛我了,愛我你就應該去理解我,關心我,愛護我,而不是指責我!”
李衛東落荒而逃,繼續這麼下去,兩人都得瘋了,姚阿姨害人不淺呀。
看著李衛東跑的飛快,在樓上的劉錦慧笑的前仰後合,若不是估計身孕,估計能跳起來,她很少有時候能夠在語言佔據上風。
這還是,若是看電視劇,那簡直無法想象,當年的姚阿姨系列電視劇簡直成為影視行業的一股洪流,所向披靡。
想到電視劇,這個似乎可以有,當年的《格格》捧紅了多少明星,開啟了旗袍戲的大潮,不過若是讓李衛東去拍這玩意,有些心裡障礙。
四月初,經過李衛東的深思熟慮,和幾個得力助手的深入溝通交流,最後決定開一次會。
地點在怡和大廈十七層會議室。
李衛東進來的時候,已經坐著了十幾個人立馬起身相迎,人數雖然不多,就是一個小公司開會的人都比這個多。
這些人也是李衛東擴大範圍之後才進來的,不過這些都是能說的算的,李衛東的產業基本上就在這些人的掌控之行。
鄒毅在左手邊,鄭思京在右手邊,其他人依次而坐,右邊的對左邊的羨慕不已,不過羨慕也沒有用,起點都不一樣,那結局能一樣嗎?
鄭思京跟著混的時間遠早於鄒毅,但是鄭思京那時候也只是一個專業的律師,靠給一些金融財團扛活來養家餬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