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這樣說,潘永興搖頭
“這京城好是好,可我還真不想一直留在京城,嘿,不是有句話叫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麼,我就覺得永寧府挺好的。
你想啊!這京城遍地都是官兒,遍地都是官太太,這不說我出去會不會被那些不長眼的官太太欺負,萬一你三姐要是被哪個官太太欺負了咱辦?
我都打算好了,我就回永寧府混個小吏噹噹吃穿不愁就行,嘿嘿!我這人也沒啥大志向。”
李家柒點頭,反倒是覺得他這樣的想法很好。
“潘兄如此說也對,京城這地方真不是一般人能待的,我今天趁機向皇帝請調出京做個知縣,奈何皇帝說我年紀小,還要在翰林裡面磨練磨練,我看看吧。
對了,潘兄你最近出去多帶帶他們,另外我回頭再買兩個小子專門跟著潘兄,潘兄你在回去之前幫我將人給調教出來唄!”
潘永興撓頭
“調教?咋調教啊?我也不會啊?”
李家柒就笑
“就勞煩潘兄將你打探訊息的本事教給他們一二就行。”
潘永興恍然,心道:原來自己這還算是一門本事了。
“那成啊!沒問題!”
幾人說完話後,將東西都給收拾好,兩天後李家柒也開始正式走馬上任,翰林院編修一職。
前兩天李家柒救了皇上的事這會兒已經傳開了,和他一起進入翰林院的還有狀元譚弘加榜眼宋剛。
“李兄弟這個運氣當真是好的不得了啊!可喜可賀!”
李家柒聽宋剛這說話的口氣微微挑眉
“宋兄客氣了!”
“呵呵~哪裡是客氣,咱們這今科之中可就屬你最年紀最小,卻最耀眼,我看便是譚兄都比不上你。”
“多謝誇獎!”
這人是吃了檸檬吧,懶得理會這人。
一旁翰林院的主事就揹著手在一旁樂呵呵的看著,每三年都會有新人進入翰林院。
雖然有句話叫非翰林不入內閣!
可真正能從翰林入內閣的有幾位?
不過都是來翰林走個過場後往六部等那些個肥差中擠而已,今年這兩位可好,一來就掐上了,嘖嘖!
宋剛今年三十五,他這個年紀,他兒子竟然都十歲了,只比李家柒小一歲,成天在家裡不好好讀書就知道玩耍。
這小子不但運氣好的考上了探花,不說,竟然就在瓊林宴上救過皇帝,當時他們也在瓊林宴,怎麼他們就沒有那個好運氣救皇帝一命呢?
“譚兄你來了。”
“嗯!”
譚弘嗯一聲,有些心不在焉的去了管事給他安排好的座位上坐著。
他們這些人初來翰林院,也沒太多事,就是看看以前的典籍,整理一下書冊等。
時間一晃就是吃午飯的時間,有人專門將午飯給他們送來。
這屋裡除他們還有其他三位老人,他們三位老人卻是不在這裡吃的,而是打算出去吃。
臨走的時候叫上他們
“三位同僚可要一起出去吃啊!”
“如此,便恭敬不如從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