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輩領你們過去,”又對他們身後的楊吉道:
“這位就是楊大哥吧!早就聽聞楊大哥做生意有一手,日後還是有成為皇商的潛質,小弟在這裡先預言一番。
待到明年考試回來,還要向楊兄請教這生意裡的學問。”
楊吉這人站在讀書人面前會有一種自卑感,當年他考童生連續考了兩次沒考過,而和他同年的不少都考過了,還有不少都考上了秀才。
之後在一起聚會之時,他便覺得沒有共同語言,下定決心要將心思全部放在做生意上。
事實也證明了他做生意確實有一手,只是在他心裡依舊覺得生意人和讀書人有一道鴻溝,便不願意親近讀書人。
即便知道二丫的弟弟在府學讀書,也不想主動去接近,讓人覺得他有攀附之心。
這會兒,聽李家柒說竟然還要向自己討教生意上的學問,便有些詫異,莫非這小子只是隨便說一句客氣話不成?
“李小秀才客氣了,以李小秀才之才,此番舉子考試必然能夠拿下。
我在這裡提前恭喜小秀才了。”
李家柒倒是毫不謙虛一笑
“舉子考試我這心裡有數,自然是沒有問題,這不是想著明年春去京城參加春闈,別的倒是不敢說,這進士同進士,隨便還能是能拿一個下來。
不理會楊家人看他的驚奇目光,直接笑道:
“可我這個年紀便是考了進士,同進士的,皇帝也不能讓我個十歲孩子做官,我就想著回來從商,為我李家多攢點兒家底。”
楊家人聽他這話,不知道說什麼好。
李家柒瞭解過楊家布莊,他們家除了進貨之外還會自己染布。
別的不敢說,她還真會染一種顏色的布,有點懷念那個顏色,便對楊吉道:
“楊大哥明天我去找你唄,我這裡正好有一種染布的方子,染出的布挺好看的,回頭去你家試試,咱們染出來看有沒有市場,若你也覺得好咱們就再進一步談合作怎麼樣?。”
楊吉沒想到他個學子不好好讀書,竟然還知道染布的方子,還要跟自己商量合作?
可看他那樣子又不像是說假話,便應聲道:
“好,那明日我便在府中等你。”
楊氏夫妻聽他們這邊的對話,不由對視一眼,楊夫人臉上默默轉了神色。
她就這麼一個兒子,之前對兒子越過自己將自己,自己看好了人還是很有意見的,畢竟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哪裡有自己擅自做主的道理。
而且,什麼人家的女孩兒會跟男子私定終身?她就對二丫沒有好感,覺得一定是二丫看自己家有錢先勾引的自己兒子。
即便兒子再怎麼否認,她心裡對二丫就沒有好感,後來聽說李家是農戶,那繡坊也不過是開了一年多,還是那位李家二小姐在幫著打理,心裡就更沒有好感了,幾乎就認定了是二丫主動勾引的兒子。
所以在收到李家的帖子後才沒有好氣,即便後來知道李家有個七歲就考上秀才的小神童,也沒讓她改變今天晚來的主意。
因為兒子不喜歡跟讀書人來往,她便也不喜歡讀書人,這會兒聽兒子跟李家的小子似乎聊的還挺好,莫不是這小子在投其所好,討好兒子?
這麼一想,她的神色就好多了,然,不知哪裡來的優越感依舊不減。
進到廳堂,李老三和趙氏見楊家人總算來了,也趕緊起身上前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