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潘永興還真有些猶豫,但想著大哥,二哥至今也沒納妾,更無通房之類,想來父母也會答應小舅子的這個要求。
“那行,李賢弟你等我訊息,我這便回去同父母商量。”
潘永興這小子家就住在府城,不過是離府學有些遠,是在府學的另外一頭,得了李家柒的話他便匆匆和夫子請假跑回家。
恰巧潘父潘母此時還都在家中,見他匆匆跑回滿頭是汗,便問他何事。
“爹孃我想求娶李秀才的三姐為妻,請爹孃答應。”
潘父潘母被他這話整的都有些懵,兩口子正在商量大孫子五歲生日要如何辦?
見這小兒子突然跑回來,跪在他們面前說要求娶同窗的姐姐,兩人懵過後對視一眼。
兩人各自好好正了正身體,端坐看他,潘父就問他
“你說的李秀才是何人?”
潘永興起從地上起來站在地中間回答。
“爹,我說的李秀才便是六歲考了童生第一,七歲考了秀才第一的那位小神童。
今年他雖只有十歲的年紀,此番也是才來我們府學,可他秋天便準備下場考舉人,夫子可說了,他的學文考個舉人沒問題,就看到時候排名如何了。”
潘父一聽眼睛就亮了
“哦?這小秀才當真如此厲害?那還真不愧是神童啊?”
潘母在一旁邊問
“那他家境如何?”
這點潘永興也打聽清楚了,聽母親問便道:
“他家是沒發現下面梅花村的,家裡幾畝薄田,另外養些兔子,鴨子之類的也算是小富之家。”
潘母聽了便有些不太願意
“那不就是農家出身了?這?”
潘父聽了倒是沒什麼別的想法
“農家出身便農家出身,這士農工商,農還排在咱這商人前面,不然就咱兒子這樣都快二十了,還沒考上舉人,難不成你還想讓他娶個官家小姐回來?”
官家小姐這點潘母倒是沒敢想,畢竟自己兒子什麼德行,她心裡還是有數的。
可不娶官家小姐,這娶個商家女有大筆的陪嫁,日後小兩口的日子也不用愁了。
老大,老二各自打理一個茶樓的生意都打理的挺不錯的,唯獨這個老三就盼著他考個功名回來,可這秀才過後,舉人考了一次沒中,這次再考若是還不中咋辦?
之前為了讓他專心讀書,家裡茶樓的生意是一點兒也沒讓他碰,這若是考不上舉人還能讀一輩子書嗎?
他們活著的時候,倒是願意一直養著他,可大房二房總會有意見。
若是找個商家女嫁妝多些也是好的,偏這孩子就看上了農家出身的,這農家出身能有幾個陪嫁?
見他爹似乎沒有意見,潘永興便趁機說出李家柒提出的條件
“那個,還有一點,我那小舅子提了個條件,孩兒未徵求父母意見,便已先答應他了。”
“什麼條件?”
“咳!就是日後不納妾,不找通房,呵呵!”
潘母聽了這點就有些不願意了。
“這你那小舅子,嗨,這孩子我們還沒說同意呢,你就叫上小舅子了像什麼話?
再說,他一個小舅子還管起姐姐姐夫房裡的事了?”
安潘永興哎呀一聲,湊到他娘身邊撒嬌,他容易嘛,這招好幾個月沒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