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楊凌竟是哈哈大笑起來。
不禁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
於是,邊走邊大聲的吟唱起來。
楊凌吟唱的這首詩是李白的‘南陵別兒童入京’。
這首詩前面的部分都是平平無奇的。
楊凌周圍的那些讀書人也沒有怎麼聽。
可直到楊凌吟出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這最後一句吟出之後,楊凌周圍的那些讀書人竟是紛紛的一震。
“哈哈哈哈......”
楊凌威風凜凜的向前走去。
原本楊凌周圍的讀書人都對楊凌充滿敵意的,甚至想著一哄而上亂拳打死楊凌的。
但是當他們聽到楊凌誦出這首詩的時候,卻是一個個的都愣住了。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嘶!”
“這人,莫不是大儒。”
“這等氣勢,這等已經,是我等無論如何也難以啟及的呀。”
“我等這是眼拙,沒有將人認出來啊。”
“那人一開口便詢問幷州狄仁傑,那狄仁傑是和何許人也?”
“不知啊!”
“你也是幷州的,你有聽過這個人嗎?”
“我想想。”
那人想了一會,然後搖著頭道:“沒有這個人呀,幷州有功名在身的,我都知道名字的。”
“那會不會那人還未考取功名?”
“這個我就更不知道了,沒有考取功名的,我就不可能認識了啊。”
詩的好壞不需要評說,
這些人都是有功名在身,他們自是能夠分辨出一首詩的好壞。
甚至好在哪裡,用了那些典故,他們也都清楚的。
這首詩別的地方暫且不說,唯獨那最後一句‘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可謂是把自己躊躇滿志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這種氣勢,在場的無人能及。
......
楊凌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誦出這麼一首詩。
他發誓,自己真的是有感而發的。
這首詩也是直接出現在他的腦海裡的。
然後就這麼水到渠成的大聲的誦了出來。
看到周圍這些讀書人的反應,楊凌就知道,這些人多半已經被自己這首詩給唬住了。
這不是楊凌想要的結果。
楊凌沒想到走文人這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