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見狀卻捋著八撇鬍鬚自信笑道:
“主公,之前在下就已跟您提過,邀請那曹孟德,看中的可不是他有多少人馬,而是當下他刺董失敗,引起世道群民紛紛歌頌,要的,就是他這一個名頭而已!”
“您想想看,連刺董英雄曹孟德都加入了十八路諸侯的陣營,我們再出兵討董,是不是就會變得名正言順了些?到時候若真把那董卓給滅了,我們也是站得直啊!”
“嗯!子遠言之有理,不過……僅僅只是他一個名頭,就能讓我們盟軍出師有名?這會不會太過牽強了些?”
袁紹依舊有些躊躇,問道。
許攸嘆了口氣,道:
“那總比沒有名頭的好,除此之外,已經沒有更好的辦法了,畢竟董卓挾天子在洛陽城,若無討賊的天子詔書,十八路諸侯終歸無名!”
“天子年幼九歲,哪裡懂的這些?”袁紹擺了擺手,示意說這些沒用。
隨後又問道:
“那曹操起兵這段時日,是否有招納外面的能人謀士?”
許攸想了想,
“這倒是沒有,唯一一個謀士陳宮似乎最近也跟曹操的關係如同水火,不過……倒是聽說曹操最近在軍中立了一個參軍議事,而且還是暫代的!”
“哦?是誰?實力如何?”袁紹問道。
“回主公,據說是曹操的胞弟,名叫曹蘇,此人從小遊手好閒,荒淫無度,整天爛醉如泥,廢人一個!”
許攸回道。
“哈哈!那曹阿瞞是狗急跳牆了不成?竟然會用這種人做參軍議事?”
袁紹聽後一怔,隨後大笑了起來。
“軍中不能沒有懂謀略兵法之人,想必曹操確實已經無人可用,與其選個無法信任的庸才,還不如用至親之人!”
許攸分析著其中利弊。
“嗯!不錯!我料想應該也是這種緣由!”袁紹得意地捋了捋鬍鬚。
突然,他似是想起了什麼,對許攸說道:
“許攸!我命你立刻前往冀州,給守宮令荀彧送一份大禮,正好你也認識,這段時間你就好好與他相談交心,順便給他提一提我袁紹!”
許攸哪會不知袁紹的意圖,立刻拱手笑道:
“主公果真是高瞻遠矚,真乃明主也!”
“哈哈!快去快回,會盟一事,本座自會好好主持!”袁紹的馬屁被拍的極為舒服,笑著說道。
“是!”許攸應聲後緩緩退下!
待他走後,袁紹將頭靠在拳頭上,戰術後仰著自語呢喃:
“曹蘇,呵呵,無名小輩,在王佐之才面前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