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獅子們在一邊嚇壞了,嚎叫一聲後拔腿就跑!
母獅仍舊在糾纏著雄獅,戰鬥一直持續了數分鐘,直到小獅子們不見蹤影,母獅才算停止阻撓。
雄獅最終氣惱無比的離去。
在離開時,羅文發現它的胸腹處被撓出了好幾道血痕。
而母獅看上去則頗為悽慘,面上多出了三道血痕,胸腹處皮都被撕裂了一塊,此時正趴在地上不住喘息。
看上去頗為可憐。
但羅文對於野獸們的世界早已熟悉,對待這種情況也已經能夠做到漠視。
只要和自己無關就行......
不過說實話,這頭母獅有此一劫,卻是和他羅文有關。
如果不是他挖了一個水坑,雄獅躺在其中,又如何能避過母獅的耳目?讓它放心的將幼崽帶到這裡?
不過羅文就算知道,估計也不會有多少愧疚心裡。
這頭受傷的母獅在休息一陣後,便慢慢離去。
羅文知道,它要去尋找自己的孩子了,如果還能找到,相信這頭母獅應該不會繼續出現在羅文面前。
或者說不會在出現在流浪雄獅面前。
結果,第二天中午,羅文卻是再次見到了這頭母獅。
它的神色看上去極為哀傷,趴在遠處的草地上一動不動。
羅文猜測,逃跑的小獅子恐怕全都遭遇不測。
這種情況也屬正常,沒有母獅的保護,小獅子在非洲草原可是無法生存下去的。
不單單是食肉動物們會攻擊獅子們的幼崽,以減少競爭對手。
就是那些食草動物們,也有不少會攻擊殺死獅子幼崽!
殺死這些獵食者的幼崽,在未來說不定就等於挽救了自己的性命,或者自己孩子們的性命。
流浪雄獅也猜到了這種結果,表現的極為興奮,居然在旁邊發出慶祝一般的吼叫。
不過它並沒有立刻過去招惹母獅,而是想要等待母獅死去孩子的悲傷情緒過去。
只有這樣,等到母獅發情,它才有可能得手!
說起來很卑鄙,但這不就是獅子們的社會習性嗎?
之後的日子,羅文似乎有了一點別的樂子,那就是觀察這頭母獅。
它受了傷,如果是在平時,或許會因此捕捉不到食物而餓死。
但如今處於大遷徒時期。
整片草原隨處可見獵物,其中的幼崽也是不知凡幾,哪怕受了傷,以母獅的實力,也能輕易捕獲獵物。
自己的孩子死去了,馬上就要去捕食其他動物的幼崽充飢。
這就是現實,讓羅文對於這種殘酷幾乎免疫,又如何會心生同情?
羅文觀察這頭母獅,小獅子死去前兩天,似乎都沒有飢餓,沒有去捕食。
直到第三天。
這頭母獅終於行動,如他所想的一般,它盯上了一頭剛出生不久的斑馬。
小東西瘦瘦弱弱的,跟在母親身邊,一直跟隨著遷徒部隊前行,直到母獅靠近後便跟著母親逃竄。
但小斑馬的速度並不快,很快就被母獅撲倒在身下。
母斑馬在一邊盯著母獅嚎叫著,母獅也沒有理會這頭斑馬媽媽。
母獅舔舐著小瞪羚,小斑馬害怕的哇哇亂叫。
羅文以為母獅在找準下口的位置,結果卻遲遲不見母獅下口。
反而隨著時間推移,斑馬媽媽跟著遷徒部隊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