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從形勢上來看,勝利的天平顯然是更傾向於連橫。
以楚國為首的合縱大隊,內部已經是瀕臨瓦解,關鍵還是在於楚國被秦齊東西牽制的太狠,以及之前預判失誤,又派遣重兵前往武關,導致楚國無力前去救援三晉。
而三晉中實力最為強大的趙國,亦是自身難保,更別說去救援魏國。
那中山軍與燕軍是勢如破竹,一路打到趙國信都(今邢臺),如果讓燕軍和中山軍拿下信都,那麼趙國都城邯鄲將完全曝露在敵軍的視野中。
趙國上下是恐慌不已。
有大臣建議放棄邯鄲,往北撤走,等待趙侯率軍回援,再組織反攻。
但是這建議卻被一位年僅十二歲的小娃給駁回。
而這位小娃就是趙侯的兒子趙雍,也是趙國未來的繼承人。
年幼的趙雍不但駁回大臣北撤的建議,還不顧大臣的勸阻,是親自率領邯鄲守軍前往信都支援。
趙軍大帳中。
“我父臨走之前,將國家託付於我,我決不能令父親失望,要麼取勝,要麼戰死,反正邯鄲丟了,我也無顏去見父親。”
年僅十二歲的趙雍,披甲坐於帳中,是老氣橫秋地向一干將領道。
那些將領瞅著這小孩,不禁羞愧不已。
咱們的公子雍這麼勇嗎?
趙雍又問道:“諸位將軍可有破敵之策?”
“......!”
將軍們皆是沉默不語。
這時,坐在趙雍身旁的一位名叫肥義的大臣道:“公子,經臣觀察,中山軍士氣高昂,戰鬥力極強,我軍應當避其鋒芒,而那燕軍是遠不如中山軍激進。我們可在正面拖住中山軍,然後集中精銳部隊進攻燕軍,漲我軍士氣。”
趙雍只是稍稍點頭,似乎有些不太滿意,那雙清純的眼睛盯著牆上掛著地圖。
那些將軍心想,你看得懂嗎?
過得一會兒,趙雍突然問道:“父親如今在哪?”
一位將軍道:“君上如今已經在回援的路上,但是由於之前君上已經率軍攻入胡人腹地,這一時半會撤不回來。”
趙雍又問道:“父親如今在哪?”
那將軍稍稍一愣,手指著地圖一處,道:“根據君上的回信來算的話,君上如今應該退到這一帶。”
趙雍小皺了下眉頭,道:“可否讓父親率軍繞過塞外,從北境進攻燕國?”
“......?”
一眾將軍震驚地看著趙雍。
趙雍眨著眼道:“你們看,這回來的路上與去往燕國的路程也差不多,而燕國一定想不到我們會從北邊進攻他們,這也許能夠打燕國一個措手不及,當年齊國孫臏不就是用此策連番擊敗魏國麼?”
“公子,這...這可不行。”
“為何不行?”
“公子,這實在是太冒險了,萬一君上有個什麼閃失.....這後果不堪設想啊!”
“是呀!此策萬萬不可行。”
......
眾將領嚇壞了,趕緊制止這小孩恐怖的想象力。
這真是太瘋狂了。
孫臏圍魏救趙,好歹也是從本國出兵,至少路途上是安全的,不會被人阻截後路,就是打不過也還能夠退回來。
你這好了,直接走塞外,那可都是胡人的地盤,完全沒有補給可言,真是不成功便成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