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定點點頭,道:“將賠償換成支援,我想齊國會非常願意的。”
魏惠王道:“可是他們剛剛差點消滅我國,如果寡人又去求他們支援,寡人就不要臉面麼。”
姬定道:“當秦國拒絕支援大王向齊國索要賠償,因而使得魏國上下感到憤怒,齊國有可能會趁虛而入,主動與魏國接洽。”
魏惠王想了想,如果齊國主動硬塞,那面子上倒也過得去,關鍵魏國如今非常迫切地需要支援啊!
.....
與此同時,鄒忌與田盼率領著殘餘敗將退至齊國阿城(山東省聊城市陽穀縣)。
而一直領軍在趙國作戰的田嬰也退了回來,如今齊國可真沒有功夫去照顧北方戰局,主要還是因為齊國心裡也知道,燕國是不可能來救他的。
但就局勢而言,齊國已是命懸一線啊!
齊國三駕馬車趕緊在前線佈防,不敢有絲毫怠慢,鬼知道敵軍會不會趁勢殺過來。
幾日都未合過眼的田盼,拖著疲憊的身子入得屋內,向坐在裡面得鄒忌和田嬰道:“適才又傳來訊息,秦軍和楚軍都未有動靜。”
“呼!”
田嬰和鄒忌都是長出一口氣。
轉眼間,齊國幾乎要面臨亡國的厄運。
只能說這人生大起大落實在是太刺激了。
“看來相邦所料不錯,秦國是不會讓楚國佔了這便宜。”田嬰道。
鄒忌笑道:“既然活下來了,那我們就未必輸了。”
田嬰問道:“相邦有何打算?”
鄒忌笑道:“如今我國實力得以儲存,對於周邊各國都存有威懾,而秦國與楚國之間的矛盾也並未化解,那麼我們就還有機會反敗為勝。”
......
這秦、齊、楚三國都按兵不動,耗下去也不是辦法,畢竟這麼多兵放在這裡,可是要補給的呀。
尤其是秦國。
故此張儀這時候站出來,邀請各國相邦去濮陽會談。
此次戰爭,皆因宋齊攻楚伐魏而起,秦國並未捲入他們之間恩怨,要知道秦國此次出兵,可是以大義之名,前來支援魏國。
張儀是主持此次會議的最佳人選。
當然,實力才是一切的根本原因。
若沒有實力,那誰也不願意聽他的話。
如今秦國和楚國可是左右這一切,各國亦是紛紛響應,其中也包括齊國,要是張儀再不開口,鄒忌就打算發出邀請。
時隔一年多,張儀再度來到濮陽。
由於上回張儀是灰溜溜的離開,這回鄭國必須要給足牌面。
除姬舒之外,鄭國文武大臣全部出來迎接,實在是他們不會玩,會玩的話,估計紅地毯都給鋪上了。
而姬舒之所以沒有出來,倒不是姬舒不願意,而是上回張儀明確表示秦國不支援一個女人掌權。
張儀也沒有打算收回這句話。
姬舒自然不便出面。
姬舒如今也不在乎,你秦國不承認,我鄭國照樣過得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