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楚國沒有達到目的,但到底得到了楚威王夢寐以求的徐州。
這還是可以接受的。
可若不反攻齊國,那如何結束這場戰爭?
只有談判。
但不管是打,還是談,都繞不開秦楚二國。
故此姬定也來到大梁,與張儀會面。
“你們秦人是來大梁看風景的嗎?”見到張儀,姬定笑吟吟道。
言下之意,就是諷刺秦人故意放跑齊軍,畢竟楚國上下對此非常不滿,不管姬定自己是怎麼想的,代表楚國的他,自然得想張儀表達楚國的憤怒。
張儀笑道:“我們秦人當然不是來看風景,只是我認為楚相已經成功在齊國扶植一個傀儡,根本不需要我們出手。”
當時姬定是說有破徐州之策,隱瞞了更迭宋國政權一事。
宋國鉅變時,張儀可也是慌得一筆,嚇得不輕,他甚至都打算,與齊國聯手,反攻楚國。
因為宋國倒向楚國,同時又重創齊國,這可是秦國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楚國將會成為一個龐然怪物。
好在宋國及時表示中立,同時還齊國官員和齊國糧草如數送還給齊國,以及不準楚軍過境。
這才讓張儀鬆口了氣。
姬定道:“那公子偃可非我的人,我給予他的幫助,其目的就是為了破徐州,雖然有所隱瞞,但我並沒有欺騙秦相。”
張儀閉了閉眼,略顯疲態地說道:“這裡就你我二人,不知你想狡辯給誰聽?”
姬定尷尬一笑,咳得兩聲,問道:“接下來你們有何打算?”
張儀反問道:“你們又有何打算?”
姬定道:“我知道你們是肯定不會答應與我軍聯手伐齊,這我們可以接受,但是齊國過於強大,而我們在巴蜀的戰爭還未結束,如果不削弱齊國,待我們酣戰之時,齊國又有可能捲土重來,而下一回可沒有一個宋國去背叛齊國。故此我們楚國希望逼迫齊國交一些城池給魏國和趙國,以此來削弱齊國。”
張儀道:“齊國在撤退之時,已經是損兵折將,而宋國也不再對齊國唯命是從,同時徐州被你們楚國拿下,我以為這已經足以。”
“足以?”
姬定笑道:“秦相不會是在說笑吧?這對於齊國而言,可是連傷筋動骨都談不上。”
張儀突然偏頭看向姬定,道:“除非貴國不再幹預河東事務,否則的話,我們秦國不會再要求齊國做任何事。”
姬定道:“那我們還是談談關於燕趙的事吧!”
張儀問道:“你有何打算?”
姬定道:“方才可是我先說的。”
張儀沉吟少許,道:“趙侯不願意放過中山國和燕國,尤其是中山國,據我所知,那趙侯是非常渴望一舉消滅中山國。”
姬定道:“但這並非是秦相所願?”
張儀道:“難道這又是楚相所願?從此番戰爭來看,那趙軍的戰鬥力可還要勝於齊國,強大的趙國可能比強大的齊國更難對付,畢竟齊國懂得進退,而趙國就如同一個莽夫,難以跟他們講道理。”
姬定道:“但是我們楚國可不打算得罪趙國。”
張儀道:“只要我們都表示無意參與趙國與中山、燕國的戰爭,趙國光憑其一國國力,是難以消滅中山國的。”
姬定思索一會兒,道:“如果我們都表示不參與他們之間恩怨,那會令他們覺得我們兩個狼狽為奸,將他們三個國家都給得罪,說不定這還會讓齊國有機可乘。”
張儀稍稍皺了下眉頭,問道:“那你有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