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將會對他們非常不利。
就在這時,楚王來信了,信中告訴昭陽,勿要急於求成,以免得不償失,要步步為營,穩紮穩打,齊國的舉動都在寡人的掌控之中。
不得不說,這封信可真是來得恰到好處,這令昭陽浮躁的心,漸漸冷靜下來,他立刻下令暫緩進攻,待寒冬過去再說。
.....
冬去春來。
溫暖的春天總是會給人帶來無盡的期待和憧憬。
然而,這個春天註定會讓人懷念剛剛過去的寒冬。
這天氣剛一轉暖,齊國就按耐不住了,宋齊八萬大軍,是浩浩蕩蕩的殺向楚國巨陽。
雖然在會議上,姬定很囂張,主動宣戰,但嘴炮終歸是嘴炮,嘴炮是改不了的現實的,當下的局面,楚國只能是處於防守。
楚國大將屈蓋率領六萬楚魏聯軍應戰。
然而,幾乎是同時間,秦國大將軍公子疾率領三萬河西秦君,從少梁出兵,針對河東地區在展開攻勢。
然而這出門,就遇到魏軍非常頑強的抵抗。
親自來到前線督戰的公子疾,不免感到有些詫異,“奇怪!河東魏軍何時變得這麼頑強?”
他以為第一戰,應該是很輕鬆的,因為這都還沒有打到魏國在河東修建的長城。
正當這時,公子疾身邊一人,突然道:“少將軍,你快看。”
公子疾舉目看去,但見魏軍陣中豎起一面大旗,不禁眉頭一皺,道:“原來如此。”
過得一會兒,公子疾便下令暫時撤軍。
待秦軍退去之後,只見魏軍陣中走出一箇中年人來。
此人正是昔日的秦國大良造,曾與公子疾聯手,憑藉一戰,一舉拿下河西地區的公孫衍。
只不過如今他成為魏國犀首。
這魏人也並不糊塗,當初能夠收復河東,全憑楚國在牽制秦國,但是如今楚國是四面受敵,難以給予河東更多的支援,那麼秦國就極有可能會出兵河東。
而河東地區又與大梁相隔甚遠,必須的派遣一名獨擋一面大將軍前去鎮守。
於是惠施勸說魏惠王啟用公孫衍。
這公孫衍不但能夠獨擋一面,而且對秦軍是瞭如指掌,關鍵公孫衍當初離開秦國,也是因為對於故國的眷念,不忍痛下殺手。
魏惠王聽從惠施的建議,重新啟用公孫衍,且拜他為犀首,命他駐守河東。
這倒是令公子疾有些措手不及,有沒有公孫衍的魏軍,可能就是兩支軍隊,故此公子疾選擇先撤軍,不過面對昔日的長官,這公子疾不但沒有絲毫膽怯,這心裡反倒是十分激動的,這棋逢對手,他很渴望能夠與公孫衍一戰高下。
故此他要重新佈置作戰計劃。
但是公孫衍看著撤退的秦軍,臉上卻充滿著憂慮。
這一支秦軍可是他一手打造的,知己知彼的他,知道目前的魏軍並不是秦軍的對手,而千瘡百孔的魏國,更難以與國力日益強大的秦國抗衡。
魏國迫切的需要盟友的支援。
秦國出兵河東的訊息,令魏國上下都感到極為恐慌。
這東邊才剛剛打起來,西邊又生戰事。
四戰之地的劣勢再度顯現出來,不管哪邊開戰,魏國勢必會捲入其中。
魏國上下紛紛要求楚國履行諾言,出兵救援河東地區,否則的話,魏國將從巨陽撤兵。
濮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