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西都護府書房中,沈行知打算再過兩日就到前線去了,如今大都護府十萬大軍已經在寶象城完成了集結,而裴行儉的五千金甲軍先鋒也快抵達壓龍山附近了。
“長安應該已經收到了咱們的奏報了吧?看樣子這兩日也會有旨意下來了,我這還有一封奏表,儘快送往長安,這可關係到此戰能否輕鬆取勝的關鍵。”沈行知將一封奏摺遞給白思,囑咐它以最快速度送往長安。
白思有些好奇是什麼可以關係到與烏雞國的戰事,不過她還沒開口問出來,屋外就有府中文吏急匆匆來報:“大都護,有長安的加急文書。”
聽到是長安加急文書,白思立刻走到屋外將文書拿了過來,她返回的過程就已經開啟了文書瀏覽了起來。
等回到沈行知身邊時,白思就開口說道:“是關於遼東的......陛下已經命英國公李勣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左衛中郎將蘇定方,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募得河南河北、淮南六十七州共五萬兵馬,加上安東都護府兩萬兵馬,共計七萬大軍再徵高句麗。”
白思說完就看著沈行知,只見沈行知也愣了一下,這個訊息明顯讓沈行知也有些意外。
原本沈行知以為李治還要等幾年才會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可竟然在自己要與烏雞國開戰的時候也發動了與高句麗之戰。
“你手上的那封奏摺不用送往長安了。”忽然沈行知有些遺憾的說道。
白思聞言一臉不解,她看到沈行知示意了自己,便開啟了奏摺看了起來。
看完沈行知寫給李治的奏摺,白思才知道原來這封奏摺是沈行知向李治要人的,而沈行知要的就是左衛中郎將蘇定方。
沈行知在奏摺中說道,烏雞國國力不弱,安西大都護府與之交戰並無必勝把握,所以請調左衛中郎將蘇定方來安西都護府任職。
可現在李治發動對高句麗戰爭,也啟用了賦閒快十年的蘇定方,這讓沈行知的計劃自然落空了。
“英國公加上蘇定方還有薛仁貴,以及安東都護府那幾位將帥,程名振、劉仁軌、裴旻等人,這已經是大唐這個時代的最佳天團了。看來陛下這一戰也是早有準備,只是蘇定方不能來安西都護府,咱們少了一個強大的戰力。”沈行知依然滿是遺憾,他早就想找機會請蘇定方出山了,可終究還是慢了一步。
沈行知這兩年有極大的進步,但他依然沒有把握能勝過蘇定方,而蘇定方去平高句麗,沈行知清楚這一次高句麗覆滅是毫無懸念了。
“沒有蘇定方,主公有多少把握能打贏這場仗?”白思不關心大唐對高句麗的戰爭,她只關心沈行知能不能贏。
原本沈行知確實對蘇定方的到來寄予了厚望,現在來不了也確實讓他有些遺憾,而後他還是回答了白思的問題:“不管烏雞國有多少軍隊都不重要,勝負的關鍵還是在那幾位菩薩。觀音是準聖這是肯定的,文殊和普賢就算不是準聖也應該非常接近,還有他們三人的坐騎都是大羅金仙。其實最讓我擔心的,是那大鵬金翅雕。如此算來的話,勝率不足三成。”
白思聞言神色變得非常擔憂,現在主要的問題就是雙方高階戰力的差距,安西大都護府只有沈行知和白思能與準聖交手,可這次佛門至少也出動了兩位準聖,關鍵是那文殊普賢還有一群坐騎不是大羅金仙就是接近準聖,安西都護府根本沒有同級的高手能與之抗衡。
如果不解決這巨大的實力懸殊,那麼這場仗根本就沒辦法打了。
當然就算沈行知罷兵不打也不可能,因為現在是烏雞國藉故討伐安西大都護府,你不打別人也會打上門來。
“走一步看一步吧,這天下本就沒有十足把握的事,何況我們還有兩三成的機會能贏呢?別忘了我們還有位三藏大師。”沈行知起身說道,當他說道三藏時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三藏?就算他成長很快,可最多也就能與大羅一戰,他能對整個戰局有什麼影響?”白思顯得很疑惑。
她不知道沈行知為什麼提到三藏,要知道三藏離開碎葉城都快三年了,哪一次不是靠沈行知幫忙才渡過劫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