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知回到了碎葉城,如今安西都護府已經盡得突厥之地,接下來他們要做的就是整頓軍隊,而後渡過流沙河發兵寶象國。
目前沈行知還在等,他要等一個合適的理由,一個順理成章攻打寶象國的理由。
自李世民駕崩到李治登基還不足一年,沈行知就先打殘了土蕃又滅了突厥,讓大唐疆域達到了空前的廣闊,一時間朝野內外都呈現一派欣欣向榮之態。
朝堂上李治也很勤勉,吏治清明,百姓們生活更加富足。這才短短一年時間,朝野內外已經有人將之稱為永徽盛世了。
二而隨著安西都護府不斷開疆拓土,朝野內外一片讚譽,李治也將目光再次投向了高句麗,他知道只有真正滅亡了高句麗,那才是真正的永徽盛世。
李治心中已經有了一個想法,那就是在李世民一週年的祭日後,他也要御駕親征去征討高句麗,完成李世民沒有做完的事。
這件事情李治還沒有和群臣商議,只是在長孫無忌和李勣面前偶然提起過。
李治之所以如此心急要征討高句麗,一來確實是想要完成李世民的遺願,從而也證明自己並不比李世民差。
二來就是現在太宗時期的老臣越來越少了,大唐文臣武將越發進入了青黃不接的時期,如果不趁早消滅高句麗,那這件事恐怕又將大大延後許多年。
現在大唐年輕將領雖然也有不少,比如裴行儉,薛仁貴,裴旻,劉仁軌,婁師德等人也是聲名鵲起。
但這些人終究資歷尚淺,也缺乏獨當一面的經歷,要等他們真正成長起來,至少還要幾年十年,李治不願意等這麼久。
至於年輕將領中的領軍人物沈行知,他雖然年紀和這些人相仿,但大多數人都將其看作是太宗朝的老臣,而且其地位和資歷甚至都能與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相提並論,無論是李治還是朝野內外,都沒人將沈行知看著年輕將領,現在的他早已是大唐的國之柱石了。
眼看距離李世民駕崩週年的日子就要到了,按照事先的安排,這幾日李治就要去感業寺上香追思先帝了。
他打算從感業寺回來後,就正式將親征高句麗提上議程。
因為李治要到感業寺敬香,所以從半個月前開始,感業寺就忙的不可開交。武媚她們這些出家為尼的後宮嬪妃,這幾日也要打掃寺院,平整道路剷除雜草,每日睡覺的時間都被大大縮減。
武媚雖得慧靜老尼青睞,但該做的事還是一件不少,這一夜她忙完一天的事情,身體也已疲憊不堪。
不過武媚沒有回到禪房休息,而是獨自一人來到了慧靜的禪房。
對於武媚的到來慧靜並不意外,甚至她好像知道武媚會來。
“我覺得機會來了,我想利用這次陛下來感業寺的機會。”一進禪房武媚便開門見山的說道。
慧靜看著武媚自信的樣子,不知為何她總感覺眼前看到的是大殿上供奉的佛像,她一直覺得武媚不是凡人,也在一直等著這一天。
“既然你有把握,那我自會安排,你把這個拿去吧。”慧靜沒有多問,她從櫃子裡取出一個托盤,那托盤上整齊的擺放著一套月白尼姑袍。
武媚看到慧靜準備的這套衣物,倒是輕輕一笑的說道:“師太想的倒是周到,明空不會忘記師太大恩的。”
再次得到武媚承諾,慧靜那一張老臉笑容更盛。
等武媚從慧靜處回到禪房,此時已到深夜,然而她還是沒有睡下,而是坐在桌前,藉著昏暗的油燈,翻看起了沈行知寫給她的信。
就在幾日前武媚收到了沈行知寫給自己的第五封信,她也知道沈行知完全攻佔了突厥,如今正在厲兵秣馬準備進攻寶象國。
寶象國,這個曾經只在傳聞中聽過的名字,第一次如此真實的出現在武媚面前,甚至大唐的軍隊就要打到這個地方去了。
這一切也是武媚所向往的,她多麼希望自己也可以縱馬馳騁在遼闊的大唐山川間,去征服那一個個聽過或者沒聽過的國度,完成人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真正大一統。
武媚在昏暗的油燈下一遍又一遍的讀著沈行知的信,從第一封到第五封,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已經讀過多少次了,反正上面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她早就能倒背如流了。
沈行知這五封信,除了第一封只有一首詩,其餘的每次都是好幾頁,幾封信加起來也有好幾十頁了。
武媚將所有書信都重疊在一起,忽然她將手中書信全部丟入地上的火盆中,那火盆已經有些時日沒用了,但下一刻她自己拿起了油燈,又將一張信箋放在了燈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