岡山距離京都的距離並不遠,以秀家隊伍的腳程只不過8日的功夫就已經抵達了京都,這還是秀家刻意放慢速度的結果。
待來到京都之時,已經是天正十二年的九月十八日了。
秀家在來到京都之前,已經派人通知了京都的豐臣秀吉。
對於像這樣的外邦來降的事兒,是非常長他面子的事兒。
秀家本來是當天下午時分才能抵達京都,秀吉甚至打算連夜面見琉球的使者,最後還是秀長以於禮不合為理由,勸住了自己的哥哥,不過秀家卻被連夜召入聚樂第內面見秀吉。
引秀家入殿的依然是那個佐吉,只是如今的三成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召入聚樂第內面見秀吉。
引秀家入殿的依然是那佐吉,只是如今的三成已經不是過去那個常年跟在秀吉屁股後面的侍從,現在的石田三成已經是近江水口城4萬石大名主了。
趁著這引路的功夫,秀家與石田三成侃起了大山。
“聽聞前些日子,治部少輔收留了一位能臣啊,聽說您還用您知行中的一半延攬他呢。”
石田三成這個人很奇怪,在文治派的記載中認為他是一個為此熱情,對待同僚非常和煦的人,但是在其他的人的認知中他總是板著一張冷漠臉進行。
秀家與其並不太向熟,但是秀家與三成也算不上矛盾,身為秀吉麾下的第一大藩藩主親自套近乎,石田三成也不敢冷面相對。
石田三成回答道:“啊,是的,他叫島清興,原來的筒井家的家臣,離出筒井家後,被我招攬了進來。”
島左近此人因為石田三成的緣故在歷史上非常有名氣,特別是君臣同享俸祿的典故更是被奉為美談。
但是島左近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出仕的石田三成,說法卻不統一。
後世廣為流傳的說法認為其於天正14年1月,被石田三成用自己知行的一半招攬為家臣,這個說法來源於《常山紀談》乃是一本成書於1770年的逸話集,類似於中國的三國演義。
因為加入了很多文學美化的描寫,因此更容易被民間所接受,其中的故事在接下里的數百年間被廣泛流傳。
然而根據日本著名歷史學家花ヶ前盛明的考據發現,島左近確實因為筒井定次對水源的判罰不公,自1586年開始在筒井家內部算是半隱居狀態,但是他實際上是在天正16年2月,才向筒井定次請辭。
日本戰國時代雖然確實有些禮樂崩壞,但是對於武士和自己領主之間有著許多約定俗成的規矩,在島左近請辭筒井家之前他永遠都是筒井家的家臣,享受筒井家是世祿,是絕對不可能轉侍別家的。
而根據《秋田藩家i文書》記載,在天正18年5月25日,石田三成寫給佐竹義宣的家臣東義久的檔案中,提醒了佐竹義宣為謁見秀吉時做好心理準備,而送行的使者就是左近。
由此看來,島左近應該是在1588年至1590年之間出仕的石田三成,秀家也一直在等這個時間點,對於島左近的名聲他是有所耳聞的,眼饞他好久了。
只是過去島左近是筒井家的時代家臣,筒井家身為秀家的盟友,公然從他手中索要一名被家主筒井定次邊緣化的家臣未免有打臉筒井定次識人不明的嫌疑,因此秀家一直等到現在。
只是根據他的記憶,在《多聞院日記》和《武家事記》中明明有島左近接連出仕蒲生氏鄉和豐臣秀長的記錄。
秀家一直在等其出仕秀長,這樣直接向秀長索要島左近,既方便又經濟實惠。
只是沒想到等著等著,等來了石田三成用自己半祿招攬島左近的訊息,讓他驚訝無比。這才想起來歷史上原本被安置在伊勢的蒲生氏鄉已經被挪到了九州,蝴蝶的翅膀已經扇起。
現在看著石田三成在自己眼前炫耀的模樣,秀家心中的檸檬就酸了起來,就好像到嘴的肥肉被搶食了一般。“您當真是大魄力啊,居然會用自己知行的一半去招攬一位浪人。”
或許這句話三成已經不止一次聽旁人提起,比秀家說的更加直白的人大有人在,三成也不願意對著秀家多做解釋,僅僅禮貌性的回答道“謝謝您的誇獎。”
兩人說話間,秀家就已經被待到了聚樂第的茶室之外。
“打擾了,豐臣右大將殿下帶到了”三成說話間拉開了這件屋子,秀家就被從裡面反射出的光亮刺激了一下眼睛。
待稍稍適應之後,秀家這才發現居然是秀吉是又一座黃金茶室!
為為什麼要說又呢,因為秀吉在大坂城內就建築有一座這樣的茶室,現在沒想到居然在聚樂第內又看到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