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最初豐臣秀吉的同僚,後來最早一批由織田家臣轉侍秀吉的譜代,宮部家可以算得上的豐臣家的死忠了,也是這個原因秀吉才將其配屬給豐臣秀勝,好讓他多幫襯一下自己這個外甥。
但是因為宮部繼潤是曾經豐臣秀次的養父,在秀次獨立城為親藩大名,受封越前之後,他便已經隱退將家督讓給了自己這個唯一的兒子。
雖然宮部長房已經是巖屋山城9.1萬石大名,距離10萬石國持格僅有一步之遙,但是實際上宮部長房是一個出身於天正9年(1581年),今年才12歲的少年。
此次出陣朝鮮實際上是給他鍍金,並讓其有軍功傍身,好有權威壓住領內的家臣的。
豐臣秀次對於這個曾經的弟弟還是非常關心的,多番叮囑豐臣秀勝要加以照顧。
此次面對明軍來襲,豐臣秀勝本不想讓其親自去金川鎮守,打算讓其家老宮部宗治作為陣代去的,最後是宮部長房一再堅持才准許他隨行。
當時豐臣秀勝還讚賞了其的武士之道和勇武,再加上金川城雖然前突,但是隻有一面臨敵,算得上固若精湯,這才放心讓他直接臨陣。
只是豐臣秀勝未曾想到,時代已經發什麼了變化,明軍直接透過水軍將大軍運過禮成江,繞過了金川防線。
更是以巨炮轟擊金川城牆,將金川城牆轟塌,使得金川城原本堅固的城防失去了效果。
西城被破的動靜太大了,以至於一直在北城與明軍周旋的宮部宗治和宮部長房都看到了,再從西側逃卒那裡聽到荒木備中守已死,明軍已經入城的訊息後自知已經沒有了堅守的意義。
作為家老,同時也是宮部繼潤外甥的宮部宗治很清楚,宮部家如今就剩長房一根獨苗了,因此他強令武士將其護送離開,自己留下來殿後。
武士們本想護送宮部長房經由東南方的東門而出,渡過金川之後前往開豐回到開城。
但是由於明軍已經入城,無形之中封堵了他們向東門出逃的路線,他們只能經由東邊的城牆懸索而下,翻過飛峨山與駐守山頭的南條元清會和。
此刻的他們並不知道明軍已經戰局開豐並兵圍開城的訊息,未曾想到無心之舉反而救了他們一命。
最後眾人翻過飛峨山,經白峙來到朔寧,這裡是黑田長政第三兵團的駐地。僥倖的是宮部長房與宮部宗治皆得以生還,只是所領士兵點算之下已經不足1500人,光家中重臣武士喪陣著就有12人。
且說李如柏兵圍開城3天乃是為了等李如松主力匯聚,畢竟開城又稱開京,乃是此事朝鮮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稠密城防兼備,是過去高麗王朝的京都。
在沒有主力和大炮壓陣情況下,僅靠手裡的萬把人與對面人數相當的人萬攻城戰,李如柏自問自己還做不到。
3天之後李如松雖到,可是火炮並未運送至開城,李如松不得不又等了3日,實際是在1月10日才對開城展開了攻城。
由於開城背靠松嶽山,南面蜈蚣山,雖然開城有東西南三面城牆,不過南側城牆沒有足夠的戰場寬度佈置大兵。
不過面南蜈蚣山的好處便是可以在此佈置大炮,直接炮轟開城南城。
關於這一點,李如柏在來到開城勘察地形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不過小早川隆景也不是庸才,王京防線本就是他佈置的。
在考察各個城防要隘的時候自然勘察過開城,為了應對明軍火炮之利,他命人在蜈蚣山上修築了一座山城,喚作開子城與開城胡成犄角。
李如柏比李如松先到三天,這三天來他就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強攻蜈蚣山,拔除開子城。
蜈蚣山雖然不高,但日本人修築山城的確實有一些本事。盤山道路修築的蜿蜒曲折,明軍兵力優勢根本發揮不起來。相反明軍若要攻山,沿著盤山道路上前會面對多個方向日軍的鐵炮和弓失射擊。
李如柏強攻三日,折損了3個千戶,1個遊擊以及600兵丁,確是未能將開子城拿下。
李如松到了之後,改變了策略,參考上次火燒牡丹峰之策,以火龍出水射擊開子城。
開子城是小早川隆景在3個月的時間裡緊急修築起來的,不可能用到石垣、石屏這些東西,整體建築還是以木製為主,在明軍火器的射擊下很快就被點燃。
駐守再此的是淺野幸長所部3000人,此前堅守3日尚且覺得明軍不過如此,今日剛剛臨戰就被明軍的燒城之策搞得狼狽不堪。
儘管在築城之初就有防備火攻而準備的水池,不過火油點燃的火勢非一般所能比,很快開子城的火勢就控制不住,淺野幸長不得不下令棄城遁走。
可是如今明軍主力已至,早就將開子城和開城分割,開城東西南,開子城東西北三面皆被包圍,你淺野幸長有能逃到哪裡去呢?
其率領部眾趁明軍注意力被開子城火勢吸引,從東南方殺出一條血路,企圖渡過臨津江逃往坡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