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七十一章 壬辰倭亂(四)公州合戰(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一章 壬辰倭亂(四)公州合戰(下) (1 / 3)

從地圖可以看到,錦江從公州城西南方彎折向東南方流下,公州城兩面臨江南側靠山是易守難攻之地。

在公州城東北角有一座石橋,是朝鮮政府修築的專門用來溝通南北的橋樑,如果不從這裡過河,就要繞向西南方尼山山口末端坐船渡河,或者繼續向錦江下游尋找渡口。

潰兵一開始從北方的石橋渡河,想要途徑公州前往尼山,但是公州城如今淪喪倭寇手中,先一步入城的潰敗都被殺死。

東面擠著想要入城的潰兵本來被城門口的慘狀嚇傻了,有看到南北兩側有日軍開出,眼看局勢不對紛紛向石橋方向跑去。

作為溝通南北的主幹道,錦江上的石橋寬度修的並不寬,不過是同時並行4~5個人罷了。

如今眼見公州方向有賊寇來殺來,橋南的潰兵紛紛向橋上擠去,而橋北的潰兵還不是很清楚這邊發生的情況,依舊是一頭向橋上奔來。

兩邊的潰兵對向而行擠在並不寬敞的石橋上,從北門出來的花房正幸所部已經開始列陣,佇列中的弓足輕已經開始彎弓搭箭向橋上射去。

與此同時秀家交給花房正幸的300旗本眾也已經面向橋口列陣,在他後面跟著的是500花房家本部的栃木眾武士足輕。

隨著花房正幸一聲令下,在其兒子花房正成的帶領下,旗本眾向著橋南沒有擠上去的潰敗發起衝鋒,在他後面的是500名栃木眾士卒徒步跟隨。

“啊~!騎兵來啦!”儘管只有300人,但是身著前胸單面板件,頭戴惡鬼面具的旗本眾依舊給了朝鮮軍很大的心理陰影。

特別是在當下逃命的關鍵時刻,很多人手中的武器早就扔了,就算有也是短刀,長槍這種有礙於逃命的東西怎麼可能帶在身上。

失去長武器計程車兵,又沒有能力結城方陣應對,甚至紛紛背向騎兵而行,這樣的結果就是被騎兵沖垮。

300名旗本眾騎兵手持朱槍面無表情的衝向落在後面散亂的潰敗散陣,先收割了一波百餘人的生命之後拉回到南側正對橋口再次列陣。

“快走啊!倭寇的騎兵要來了!”橋南行北的潰敗對著對面喊道,可是在這人聲鼎沸的時候,設有聽得見誰的話呢?

即便他前面的人聽到了,在那人的後面還有成百上千想要擠上橋渡河的潰敗。

“啊~!我中箭了,我中...”香西佳清所部在橋頭東側列陣,張弓搭箭向著橋頭東側計程車卒射去。

來自南岸的倭寇士卒被東側的潰兵看到,紛紛告知同伴對岸真的過不去了,這才使得擠在橋上的潰兵艱難的掉頭向北。

靠近東側計程車卒不斷有人中箭落水,然而這一切還沒有結束。北門而出的豐臣秀貞帶著真田信幸所部與花房正成的栃木眾殺散川南的少量潰敗,開始在騎兵對後面列陣。

不到萬不得已,中世紀的騎兵絕對不能用來衝擊堅固的陣型,即便是背衝也儘可能避免,會有少部分騎兵因為慣性向前摔入敵方陣中,很容易死在自己人的馬蹄下。

這個時期騎兵的訓練成本太高,他們的主要作用還是用在衝散敵人的陣型,沖垮敵人的防線上。

花房正幸和豐臣秀貞見敵方背後陣型太過堅固(人擠在一起),隨即示意旗本眾稍待,步兵壓上使用鐵炮和弓箭殺傷敵兵。

潰兵緊張之下竟然有人直接跳河妄圖遊過湍急的錦江。

隨著北側南向潰兵的轉向,橋上的擁擠環境終於稍稍好了一些,潰兵們開始單向向被奔逃。

花房正成和豐臣秀貞見狀對視一眼,明白此刻騎兵衝擊的時間已到,花房正成隨即示意秀家交給他的旗本眾連隊長赤井重兼對敵發動衝鋒。

隨著赤井重兼的一聲令下,旗本眾催動馬匹緩步向前,隨即彎弓搭箭射向橋頭,一輪箭失之後手持長槍衝向潰兵背後。

豐臣秀貞也調動自己麾下的騎馬武士跟隨在秀家旗本眾之後一同衝鋒,整個騎兵隊伍人數超過400人。

【噗~!轟~!】

騎兵撞在了落後的潰兵身上馬速不減繼續衝鋒,最前面衝上去的兩位騎兵並列而行,後面還跟在400餘趕著上橋的騎兵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