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別之前,就連與秀家速來親善的左久間盛政也表示,自己只能悄悄的給秀家出讓一部分俘虜,表示不能再明晃晃的做生意了。
對於左久間盛政的態度,秀家表示了理解,但是心裡地秀家很清楚,眼下也僅僅是眼下罷了,當秀吉知道朝鮮對自己到來的抗拒態度之後,很快就對前線的舉動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起來。
在秀吉所在諸大名軍勢南下之前,秀家特意將此次出陣朝鮮的豐春豐臣家諸將叫到了聚樂第開會,做所以沒有和其他大名一樣直接前往軍營,還是為了避嫌考慮。
此次與會的有出陣朝鮮的總大將花房正幸,其下有戶川達安、岡家利、花房正成、管正利、尹達政衡、前田慶次、真田信繁等人。
秀家不允許整個赤備隊帶去朝鮮,卻讓真田信繁帶著部分精銳組織成500人出陣,目的是為了讓這隻骨幹精銳能夠時刻保持戰爭的感覺。
除此之外秀家在人群中看到了香川景則的面孔,香川之景年事已高不會再出陣,作為他的養子香川景則領著自己香川家200人在自己法理叔父實際親生父親香川景全,家老香川元春、河田彌太郎的帶領下出陣。
在秀家作出部署之前,花房正幸先一步對此戰出陣的各備隊作出了介紹。
首先是由於秀家此次出陣朝鮮被秀吉降恩,只讓秀家按照軍役賬的一半出陣,再加上普遍的習慣一半留守一半出陣的習慣,實際上秀家在關東地區動員的標準是每萬石50人,尹予標準為每萬石150人的標準進行動員的。
這樣的動員標準實際上是全日本最低的了,但是相對應的,依照這個標準動員,秀家原本的軍役賬上的各備隊編制體系無法組織起來。
因此秀家在給長船貞親寫的信上說依照各領國平均分配徵召,目的就是讓各鄰國的武士和足輕都能有對外作戰的經驗。
這樣一來以花房正成為例,花房家5.1萬石的標準,實際動員的兵力只有255人,這樣的動員人數,實際上連一個營都湊不出,指揮體系都建立不起來。
因此長船貞親在與其他家臣商量之後,主要的大領武士家依照每萬石100人的標準出人,這樣一來花房家出510人,香川景則出200人,以此類推。
大領家臣尚且有足夠的人陣列織起一個大隊、連隊甚至營,很多遊散的武士家根據軍役賬只能湊出來3~5個人的,甚至連一個小隊都組不出。
因此最後是以領國為界限,以大領武士家為主要,附加其他軍役賬徵召計程車卒組建各個備隊。
首先是花房正成領著自己的栃木眾500以及周圍下野各大名1300人組建而城的本陣守備隊。
共分為4個營,分別是500花房本家的栃木營,前田慶次領的300多下野根據軍役賬組建的鹿沼營,200名秀家專門從旗本眾中抽出來交給他的旗本騎馬隊,以及300名秀家從常備中抽調出來的御本陣眾。
從結構來看這隻備隊的戰鬥是非常強的,除了前田慶次領的300鹿沼眾組成較為混亂,戰鬥力沒有標準之外,剩下的1000人都可以說是豐春家內部戰鬥力的保證。
在藤堂高虎前往蝦夷擔任總督之後,受封館林3萬石的真田信繁就成了上野實質上的旗頭。
再加上他擔任赤備隊隊長的職務,實際上是掌握著整個豐春家北部最大的軍事力量。
此次出陣他依照秀家的要求帶著由純上野武士、足輕組建的500赤備眾,再加上由良、白倉、小幡、藤堂等家軍事組建的1650人,此次出戰朝鮮他一共領有6營共計2150人,其中200人為自己其自己館林眾組建而成。
這隻備隊也是除了花房正成所領的本陣番之外戰鬥力最強的備隊,因此秀家給了他先鋒眾的安排。
為了加強他的戰鬥力,秀家將此前秀長轉封給自己的武士家組建的500名純武士浪人組織的鐵炮營一齊編入先手第一陣中,使得真田信繁所領的先手第一陣總人數達到了2650人。
這是個什麼水平呢?九州大名黑田長政歷史上渡海朝鮮的總兵力是6000人,真田信繁已經達到了他的1/2了,秀家對他的栽培和信任可見一斑。
之後是管正利和戶川達安所領的常陸備1750人,分為左右兩隻備隊,這兩隻備隊大多是由常陸國內豪族勢力組建而成的。
秀家此前要求長船貞親依據常備:守備:預備2:4:4的比例進行徵召,但是這個比例不可能完全平攤到各領國,像上野備的2150人中就有500的赤備隊,直接佔據了1/5的名額。
因此管正利所領的常陸常備實際上只是有守備和預備軍役賬人員組建而成的,很多人沒有受過太多的訓練。
不過作為第二陣在很多時候是作為第一陣的支援存在的,他們可能不需要太強的戰鬥力,主要作為第一陣的掃尾工作。
而戶川達安所領的常陸750人則作為第三陣,配合由梶原政景所領的下總1300人組建第三陣,梶原政景自己則是替代太田資正領關宿眾主力出陣。
第五陣為岡家利所領的上總眾1050人,秀家作為補充將相模眾400人一同列入其陣內,裡見義家,北條氏勝都在這個陣中。
作為秀家領內為數不多的智將香西佳清將會領琦玉眾1500人為第七陣(本陣為第六陣),成田氏長作為輔助一同出陣。
長船貞親因為不能前去朝鮮,因此作為陣代出去的是他的兒子長船定行,莊林一心和斑鳩平次作為副將輔助這個小娃娃,他們一共帶著武藏眾1050人出陣。
作為第九陣的是有尹達政衡作為陣代帶領的尹予眾2000人。其實尹予眾的實力並不俗,作為秀家目前唯一沒有變化的本領,軍制改革是比較徹底的。
再加上這裡軍役賬中很多人過去都是穴太眾,從事的是挖礦的職業,戰鬥力還是很強的。
但是此次出陣朝鮮,秀家不想影響別子銅礦的產量,因此讓明石景親征召的都是一些地頭的農民,這戰鬥力就弱化了很多了。
作為鎮國家老的明石景親不能出陣,只能由旭千代的舅舅,在明石景親不能去朝鮮的情況下,整個尹予就屬他的政治身份最為高貴,因此這隻2000人的尹予眾最後是交給他帶領的。
但是也相對應的,尹達政衡的能力秀家並不信任,因此將他擺在了最後的第九陣中,主要負責的就是軍備看護和轉運的責任,也就是管理後勤的活計。
這個活計用不到太多的能力,只要小心無大錯便可記功,非常適合像尹達政宗這樣的外戚親番去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