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十九年八月二十一日,豐臣秀次受秀吉的舉薦,以平定奧羽一揆之功,晉位從三位權中納言,算上此前加封給他的近江30萬石,豐臣秀次在身份和知行上都已經是豐臣家不可辯駁的第三人。
只是他這84萬石並不是那麼實在,秀吉麾下的如木村重茲(1.2萬石)、粟野秀用(1萬石)等家臣本來就是萬餘石的知行,如今全部都劃入他的帳下,專為他的家臣。
除此之外筑後乙隈城主堀尾吉晴(6萬石)、近江八幡山城城主(3萬石)宮部宗治、富田一白(2.15萬)也轉封至其麾下擔任家老。
將這些老傢伙轉封不可能不給補償,平均每人獲得5000~1萬石的加封,光是安置這些老傢伙就佔去了豐臣秀次一半多的知行。
從秀吉以上的安排來看,他顯然依舊不放心豐臣秀次對領地的治理能力,因此給他的都是一些內政能力出色的家臣。
像堀尾吉晴就是秀吉最早的奉行眾之一,給猴子勤勤懇懇打工20多年,最後還要去給秀吉的親外甥打工。
除了以上這些參與鎮壓奧羽一揆的大名之外,秀吉還趁著這次大勝的機會,場次了秀次的弟弟秀勝備前岡山15萬石的知行。
這塊領地早在小田原之戰後,就被秀吉用關東的知行從秀家手中換了過來了。
,這塊領地在此之前一直是宇喜多家的私領,被直家和秀家兩代人深耕了很久,知行數從22萬石提高到了28萬石,是一片開發許久的熟地。
而且最關鍵的是,在秀家的開發下這裡有著關西最繁華的港口和商町岡山町,逐漸替代了博多對明和對朝鮮貿易的份額,每年光商貿收入不下10萬貫。
以秀吉恩似不恩外的個性,像這麼美的一塊地肯定是要給自己的親屬大名的。
更不用說這裡還有著絕佳的地理位置,控制住備前就等於扼守住西國大名上洛的重要通道,別忘了在西國還有一個強力外樣毛利家的存在!
這個時候你開啟地區看一下,你會發現在京都的北側有豐臣秀次把手,東面有豐臣秀長的存在,可是西側卻沒有一個親藩大名鎮守。
可惜秀勝此前沒有什麼軍功,原本九州混了一點資歷嫌棄6萬石太少被剝奪了本領去大哥秀次家吃飯。
此次九州之戰秀勝並沒有參戰,但是秀吉依舊給予了封賞,理由是其管控大軍後方糧餉有度,至於誰的糧餉,答曰:兄弟豐臣秀次家的。
就憑這麼一點功勞,直接從一介白身提拔為岡山15萬石大名,“三豐”的存在,也不知道山內一豐聽到這個訊息會是什麼感受。
所以有的時候老闆要提拔你的時候只需要一個理由,甭管這個理由外人看來多離譜,你只要有藉口他就會給你提拔。
你信不信這次要不是秀次走得急沒帶上秀勝,羽柴秀勝要是與秀次一齊北上奧羽,秀吉可能給秀勝定一個3番功,直接把備前全領都賞賜給他?
從秀吉給秀勝備前半國15萬石,剩下的一部分依舊藏入來看,秀吉顯然就是這麼打算的,只等秀勝在接下來的徵朝中立下戰功,一定會給予賞賜。
別看現在秀勝只有15萬石,甚至有人覺得就算給備前全領都只有28萬石,根本扛不住毛利家小80萬石的體量啊。
但是你別忘了備前可是有著前兩年秀家花重金修築的山城岡山城,他就坐落在山陽大道的山上,控制著瀨戶內海最重要的水道和商道,西國大名想要上洛,岡山城是避無可避之城。
有這座堅城在手,憑藉秀勝15萬石的體量也能徵召來5000士兵了,堅守到秀吉主力到來一定沒有什麼問題。
雖說岡山城的修築還沒有徹底完成,但是前田玄以不是負責了最初的設計方案嘛,再說最終稿秀家手裡就有,到時候跟著繼續增築就是了。
至於資金,自然是自籌一部分,秀吉再負擔一部分了。
秀吉對於秀勝這樣的小藩也沒有了防備的想法,不會想要靠工程消耗的心理,自然不會像逼著秀家一樣加快進度。
秀吉預料不到自己只能再活7年,在他看來岡山城只要慢慢修就行了,修上10年也沒有關係,自己難道連10年都活不了嗎?
而且秀吉對於自己的親藩,總有一種特別的蜜汁自信,別人都說自己的親兒子看得最清楚,秀吉對於自己的親兒子看得是最迷湖的。
他總覺得自己的親兒子、親藩可以像自己一樣強大,對秀次是這樣,對秀賴也是這樣看。
此次對待秀勝,雖然僅僅轉封了半國15萬石,但是卻將將備前另外半國美作全領握在手中,就是打算等秀勝在朝鮮打了打勝仗之後好加封的。
可是他怎麼就能確定秀勝有可能在朝鮮打出大勝仗呢?
儘管對岡山多有不捨,更不願意看到岡山被交到一個與自己每一關係的大名身上,但是眼下情勢比人強,秀家也知道認下這口氣。
好在秀吉也不是不講道理的人,見到秀家這麼順從,免去了此前為征伐奧羽貸給秀家的5萬貫軍費,並給出了額外3萬貫的補償。
理由自然不能是“心理安慰費”而是資助秀家加快吉備轉封關東的資費。
至於此前秀長資助給秀家的近10萬貫,在秀家就其一命的時候就已經被秀長抹去了。
此刻既然封賞已經下達,時間又已經來到下半年,距離秀吉聚兵的日期更近了,秀吉在與蒲生氏鄉等諸大名離別之前,特別叮囑他們對做好對朝征伐的準備。
此時此刻,距離其預計出兵的日期還有半年多的時間,可是整個日本都已經知道了關白將要對朝鮮作戰的訊息。
早在今年開春,即3月份,秀吉便向天下諸大名下達了兵役徵召的命令,要求四國、九州600人、紀州500人/萬石。畿內400人/萬石。
駿河、遠江、三河、尹豆300人/萬石,由此以東,200人/萬石。尾張、美濃、尹勢、近江350人/萬石。若狹、越前、加賀、能登300人/萬石。越後、出羽200人/萬石的標準徵召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