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十二章 巖付城規劃(中)(5.1K)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巖付城規劃(中)(5.1K) (1 / 3)

巖付城東部在北條時代擴建的新曲輪和鐵炮曲輪一樣被秀家繼續保留,有所不同的是,這裡將會有橋樑直接連線本丸東側的二之丸,將其整合之後分別取名樹木曲輪和竹木曲輪。

這裡將會作為本家重臣藩邸的居所,儘管進行了稍稍的拓建,但是土地面積還是有限。

他們都是朝中重臣,不可能像武家地的普通旗本武士和大身旗本一樣居住在2開間的小屋中,每個人的院子必然不會小於菊姬在奧內的長局向。

因此這裡也只能容納家老級別的幾人和幾位知行或者地位較為拔群的人在這裡修築藩邸,根據面積來估算,兩個曲輪大致可以容納下20~23家的樣子,這就限制了只有萬石以上的家臣才能在這裡修築藩邸的下限要求。

之所以將大家臣的藩邸修築在這裡,主要是考慮到距離二至丸教近的緣故,方便家老和重臣們直接從這裡進入二之丸。

在水沼的東北側和北側,沿荒川一個半圈,這裡將會是秀家御本番眾的駐紮地,在北側還特意留出了御本番眾訓練的場地。

至此原本巖付城的大致結構已經變動完成,然而秀家對於巖付城的改築還沒有結束,這個時候的巖付城像是一個雞腿形,武家地單方面的向西南方向突出。

秀家不準備選用他這樣的結構設計,最大的問題在於今後火炮即將大行其道,這樣的城牆很容易被人從側面突破。

而且這樣的城堡也不利於火力的展開,對敵人進行有效的火力覆蓋。

秀家秀家思來想去還是對現在作為武家地的南丸進行改築,將其修築為多邊形多稜城堡,這樣即便是在火槍時代都能使得絕對的兩個面對攻城的敵人有效打擊。

修築之後南丸改城外丸,因為巖付城整個北側、東北和東側部分靠著荒川,因此僅有西半面是平地,僅僅是這西半面秀家都準備了應有6個稜角的外丸。

在外丸的幾個夾角之間的水平區域,則有一個各自有一個突出的出丸存在,這些出丸遇到火力攻擊的時候將會承擔最勐烈的火力,而在平時將會作為最外圍的城門出入口。

在外丸之外就是城下町了,這裡將會是主要町民的生活區域,目前初步規劃便劃定了很大的面積,在城下町的外圍秀家還準備修築一圈惣構。

所謂惣構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防禦設施,他並不是日本意義上的城牆,只是一段夯土加高的部分牆體,大約加高了1米的高度,非常矮,平時不作為防禦設施,只是對城下町進行一定的保護。

而在惣構外圍會有一圈3~5米寬的水溝,這條水溝的在名頭上有很多運作的空間,由於寬度很窄,不能被稱為水堀,就算你說是灌既渠都沒問題。

而一旦遇到了敵襲的情況,惣構墊高的上方可以快速插下柵欄或者屏板,作為守備敵襲的第一道防線。

不過就秀家巖付城外圍這個惣構的面積和範圍,防守需要的投入和效果不成比例,因此防守的意義並不大,還不如在城下町和來犯之敵打巷戰呢。

這些惣構的主要目的是區分城下町與野外,同時必要的話可以直接在惣構上設定柵欄,並安排盜捕在惣構上巡邏,防止盜匪、忍者輕易逃脫。

秀家充分利用琦玉這裡的水網密佈的地域優勢,將周圍好幾條小溪流整合經過巖付城,使得對荒川的依賴性減小。

同時這些小溪流將會貫穿巖付城城下町、外丸等結構,秀家會利用這些河流的流水修築各個相對獨立的地塊,這是參考京都修築的各坊,而各坊之間水溝的寬度大約是2~3米水溝兩邊則是道路,也有2~3米寬。

由於有水網密佈的水溝,使得各坊本身就有一定的守備能力,架設有來犯之敵沿著主路向內進攻,道路兩邊各坊內的守軍在巷戰的時候可以居於屋頂,居高臨下進行攻擊。

同時這些水溝還具有阻斷火災的效果,要知道整個江戶幕府時期,江戶城失火不下百次,極其嚴重的就有十幾次,每一次都造成了嚴重的生命財產損失。

而秀家修築各坊之間的加上道路的隔斷足有6~9米寬,這樣的寬度足以成為一個小型的防火帶了。

望著巖付城的設計圖紙,原本負責巖付城規劃的戶川達安臉色充滿了羞愧。

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自己的設計幾乎全盤被自己的領到否定,戶川達安難免會有些失落和難堪。

而秀家則在上面對其安慰道“我知道你過去在內政奉行事上很少參與,我也聽美作守說了,關於築城的事兒你確實多有向其詢問。

只是你要知道巖付城乃是今後我關東豐臣家總本據,怎麼能修築的這面寒酸呢?你不能以尋常修築藩城的眼光來進行設計。

由於時間緊迫,我便自行設計了一版城池,你按照這份方案執行即可。”

秀家的任務佈置下達,戶川達安還沒應聲,一旁的長船貞親就先一步開口說道“殿下這城設計的怎麼這般...這般...”

秀家見他吞吞吐吐的,半天吐不出“這般什麼”,便開口說道:“美作守有話直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