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不能放任他們隨行所欲,給予他們年限進行監管,比如勒令他們10年時間逐步改變,最終與其他地方一致。”
聽到第二個建議,秀吉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說道“10年太長,5年為期。5年之後必須與天下政出一致。”
秀家的第二條要求其實是在幫石田三成和大谷吉繼帥鍋的。
秀家先肯定了他們兩人的忠心,更是將問題從他們施政失敗上撇開,將責任扔給了那些莫須有的“宵小”。
同時秀家這條政策也是賣了奧羽諸大名一個好,稍稍鬆了鬆他們脖子上的緊箍咒,不似當初秀吉要求的那般嚴厲。
秀家到現在為止說的兩條,實際上都是在為別人說話,直到第三條開始才是真正為自己和此戰作出打算。
“自10月初期,兩個月內戰火已經遍佈奧羽諸郡,若想要評定騷亂,需要動員奧羽、越後諸大名的實力。懇請父親暫時給予孩兒節制關東、奧羽、越後諸大名之權柄。”
“節制關東、奧羽、越後諸大名嗎?”
聽到秀家的這個要求,秀吉遲疑了片刻,實在是這樣的要求他從未聽過。
而此時秀家又解釋道“萬人離心,不如百人同力;千人遞戰,不如十人俱至。軍合力不齊,躊躇而雁行。
奧羽地區騷亂遍佈奧羽,若想壓制需要同時在多個方面進行指揮,牽扯許多大名的軍勢、糧草問題,還會有大名再另一大名領內駐守、作戰之事,實在是牽扯甚廣。
若是父親不能給我這個權柄,我就沒有能力調節諸多大名,到時候這個大名對我的要求予以拒絕,或者說要向您請示再同意,一來一回1個月時間就沒了。
戰場瞬息萬變,戰機稍縱即逝,又豈容這般耽擱呢?還請父親務必以應允,給予我節制關東、奧羽、越後諸大名之權。”
秀吉聽著秀家的論述,思來想去好像是這麼一回事,秀家現在自己領內動員不給力的情況下,主力都是別國大名的軍力,這個時候確實容易出現扯皮的事兒。
再說了他擔心的乃是秀家權柄過重的問題,可是這個職權本就是臨時性質的,到時候撤了就是了。
再說了,秀家對自己怎麼可能有二心呢?就算有的話,別的不敢說,在他軍內做主力的越後上杉和統領旗本的秀次絕對不會答應,這說到底還是自己想多了。
因此他點了點頭答應道“好,我便給你節制之權。”
“奧羽百姓之所以叛離,乃是禮崩樂壞、王命不達所致。今父親為關白,應當請天皇下賜權柄,走正規流程給予我平定奧羽之權。”
“此事小事一樁,明日我便奏請天皇,讓你名正言順是出兵。”
“第四,正所謂三軍未動糧草先行,如今關東奧羽地區剛剛經歷戰亂,民眾尚且食不果腹,是在無力承擔大軍糧草軍餉度支耗用。
請父親差孫七兄長及旗本押運軍餉8萬貫,軍糧15萬石隨軍。這裡面的軍糧和軍糧乃是激勵將士所用,必不可缺。如有盈餘我會用於安頓奧羽騷亂百姓,使其不至再生變故。”
秀吉剛剛打完關東不過半年,馬上還要準備征伐朝鮮,兜裡也沒幾個錢。
但是他知道秀家所言是實情,這個時候關東奧羽根本沒能力承擔軍費,他隨即砍了一刀說道“軍餉3萬貫,軍糧5萬石。”
而秀家又討價還價道:“軍餉5萬貫,軍餉8萬石這是底線,再少恐不足供應軍士。”
秀吉咬了咬牙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最後一件事,清父親大人下令德川大納言動員領內軍士1萬眾,分駐相模、下總以為後援。”
“這是你的領地,為什麼要提這般要求?”
“關東與奧羽一樣,乃是新附之領,民眾對本家認知度較低。如今不過是藉著您的威名才堪堪鎮壓罷了。
若是讓他們知道關東的精銳都調去了奧羽,那面會有有心之人作亂。所以我才讓德川大納言進駐關東引為後詰。
相模請駐守在小田原城,這裡是關東塞口,若是尹豆、相模也發生民亂,我等後路恐斷。
下總乃關東之樞紐也,我軍糧道不論從哪裡走皆需經過這裡,必須要有人駐守。同時若是駐守在這裡,即便周圍有小股亂匪也能迅速撲滅。”
82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