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達政宗的為此在後排,直到他被安排到了後面,秀家這才發現原來秀吉早就在後面給他留了空位,看來今日當真不過是一場演給大名們看的戲罷了。
待眾人再次落定之後,秀吉這才開始了這次評定會議的主題,他首先對著參與小田原合戰的諸位大名錶示了感謝,並且承諾在原則上會保證他們的本領安堵。
什麼叫原則上?
就類似於南部信直、小野寺義道這樣違反惣無事令的大名,就屬於原則外的了,他們是肯定會被減封的存在。
眾人聽聞秀吉願意給予資金本領保全,紛紛向秀吉行禮稱謝。秀吉滿意的點了點頭之後,評定正式介入到主體——封賞之中。
秀吉看了一眼一旁的淺野長政,他點了點頭展開自己面前的書狀宣進行宣讀。
排在第一位的肯定是秀家了,正如此前秀吉給秀家畫地時候一樣,他被授予了相模三郡8萬石、上野大部37萬石,武藏全領55萬石,下總大部22萬石,常陸半國18萬石,下野半國17萬石,上總半國13萬石,知行合計171萬石,算上尹予的17萬石,知行合計188萬石領地。
在聽到近200萬石領地的時候,評定間內外的武士紛紛發出感嘆,感嘆於秀家小小年紀就被授予這樣天下第一的知行地,感嘆這200萬石是何其的龐大,龐大到在場的大部分人甚至對這個資料沒有印象。
與眾人的驚訝不同的是,秀家因為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知行地,對於秀吉的封賞並沒有給出特別大的反應,不卑不亢的回應道:“兒臣秀家謝過關白殿下賞賜。”
排在秀家之後封賞的是德川家康,只聽淺野長政唱名道“茲封賞德川中納言尹豆全領、相模半國、遠江部分,知行合計23萬石。”
德川家康的知行地還要算上被武田秀信挖掉的甲斐8萬石,他實際的加封應該是在15萬石左右。
這樣的加封對於一個外樣大名來說已經是厚賞了,關鍵是他是在遠領的基礎上進行的加封,在沒有轉封的前提下獲得15萬石的加封,基本上是一門眾的待遇了。
秀家理解秀吉要將尹豆相模給德川的原因,因為這裡是關東的鑰鎖,封賞給一個30萬石的大名根本不起作用,甚至可能被德川和秀家兩家夾在中間吃掉。
讓德川掌握尹豆相模,等於讓德川掌握了關秀家這頭老虎的鑰匙,只有德川的體量才能看得住秀家。
秀家確實是秀吉的一門親番,可是他實在是太能打了。秀吉將他遠封關東就是希望能將他支走的想法。
秀家的知行+他的能力,封賞在關東一眾外樣之中,等於是在德川和上杉的嵴背之後,可以很好的幫自己看住這兩個超級大名。
但是反過來說,德川和上杉,又同時幫秀吉監視著秀家,節省了中央朝廷很大的成本,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術,理性思考,不會因為關係和情緒左右自己的判斷。
現在遠江濱名湖以西的知行地是屬於中川清秀的補充,現在這塊領地被還給了德川家康,說明中川清秀可能要被挪窩了。
在德川家康之後的是豐臣秀次,他終於敢在宇都宮評定之前將裡見義康的首級取了下來,證明了自己。
對於這樣一個自己的親外甥,秀吉給予了很高的讚揚,宣佈將越前大部48萬石領地以及加賀南部的大聖寺將沼郡封給他,知行合計54萬石。
之所以越前整個給他,因為在越前還安置著瀧川一益和左左成政兩個人的養老料啊,另外敦賀5萬石是給了大谷吉繼的。
要麼怎麼說老闆的親戚上位快呢,豐臣秀次此前受封和歌山20萬石,因為九州戰敗被秀吉改易,可是九州之戰毛事兒沒做,戰後依舊因功受封越前北之莊27萬。
秀家當初就不能理解秀吉口中的功過相抵反而抵高了7萬石的操作,現如今關東之戰就憑藉久留裡城知行就能翻倍的嗎?
可能是因為前田利家兒子利政被授予巖城平城12萬石的原因吧,在此次封賞之中並未被加封依舊保持越中大部+飛驒+能登全領59萬石的領地。
歐~不對,在天正15年(1587)年的檢地中,前田利家的知行已經被重新確認為69萬石,主要來自越中領檢地後確認44萬石的知行。
聊完前田利家,接下來理所應當是與其同功的上杉景勝,不過說道這裡的時候,秀吉伸手製止了淺野長政繼續宣讀下去。
先對著上杉景勝問道“你麾下的本莊繁長違令進攻莊內領的事兒,已經被羽奧大名揭發了(指的是最上義光),我身為關白必須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尹達家違反了惣無事令就懲處了,把你就放過了。
不過念在你關東之戰中奮戰的緣故,便功過相抵吧,莊內正式確認為你的領地,但是信濃高井郡西部及水內郡南部,川中島地區6萬石我必須要將其收回以示懲戒。
你若是有什麼不服氣的,可以在這裡說出來。”
秀家發現秀吉的算術可能真的不太好,莊內還沒有進行檢地,如今的表高在8萬石左右,那裡可是一望無際的平原,1591年檢地之後確認莊內知行為14萬石,一個小國的知行大小了。
就算是以現在本領8萬石來推算,也算是給予了2萬石的加封,就這還叫功過相抵?
前有豐臣秀次,現有上杉景勝,你秀吉的數學和語文總有一門不及格吧?
秀家心裡在吐糟著秀吉的算術和語文,那邊上杉景勝卻沒有這麼多怨言,微微側身認可了秀吉這樣的處理。
在上杉景勝之後,是小笠原秀貞的安排,他被封在巖代國除了尹達和信夫兩郡的大部,也就是白河郡、石川郡、巖瀬郡、田村郡、安達郡、安積郡。
這個時候還沒有進行奧羽仕置及檢地工作,因此淺野長政並沒有報出他的知行,不過也可以看出這是按照22萬石的標準進行分封的。
秀家知道後世的資料,以上6郡在太閣檢地之後的資料是31萬石,關原前達到34萬石。
秀吉為了體現對秀貞的重視,特別賜予了其豐臣朝臣的姓氏,並且准許其在外使用本姓。
這裡和秀家、秀次的安排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實際上是有很大差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