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七十三章 東北大名事(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三章 東北大名事(三) (2 / 2)

聽到秀吉的提問,秀家這才反應過來,出於和陸奧分國是在明治時期,這個時候還沒有這樣的說法。

不過這確實提醒了秀家可以提前分國,這樣有助於對東北的掌握。

於是秀家對著秀吉說的“孩兒來到關東,這才知道關東與東北居然有這麼多龐大的領國,武藏知行超過55萬石,常陸知行超過50萬石,出於超過40萬,陸奧知行朝百萬石。

這麼龐大的領國不利於天下的長治久安,跟不利於我對領國的稱呼,因此我希望父親大人准許對這些超級領國進行重新分國。”

“重新分國嘛...”秀吉對於秀家的這個建議沒有直接給出答桉,反而讓秀家繼續最初奧州仕置的話題。

秀家不清楚秀吉為什麼不同意對奧羽進行重新分國的建議,但是也只能把這個念頭暫時按下,順著剛剛的話題繼續說道:

“南部家割取的領地我都想好了,就是最北部的北郡,這塊領地將會您的藏入地,不過會交給大浦右京亮代管,以此增加其實力。”

聽到秀家對南部及大浦家的安排,秀吉在一旁讚賞道“大浦右京亮說到底確實是南部家臣出身,為了顧及南部家的面子,縱使同意了其成為大名的要求,也不宜再刺激南部家給予加封,你這樣的處置很好。”

“最後是大崎與尹達家,大崎家畢竟是奧州探題,在奧州有著很深的影響力,我的想法是即便他們南下拜訪了您也應該將他們改易,關東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尹達家因為違反惣無事令的原因,其侵佔的會津領是一概不認的,要求其退回,同時為了作為懲戒,讓其退讓出出於置賜郡、奧州信夫、尹達兩郡,作為補償將大崎家所領的地區賜予尹達家。這樣一來尹達家應該領有65萬石左右的領地。”

“這對尹達家來說可是大消減了啊!”秀吉驚訝的說道“尹達家原本領有出於置賜姬奧州的領地知行自80萬石左右,算是會津地區知行達到了120萬石,你這是直接腰斬了,不怕他離反嗎?”

秀家深吸了一口氣說道“怕,但是我覺得當奧州出於其他大名選擇臣服之後,當天下只剩下尹達一家的時候,尹達政宗是一個聰明人,他不會選擇北條家的結局。

懲戒尹達家也是給奧羽諸侯一個教訓,好讓他們知道違反您惣無事令的代價,誰讓尹達家是最大的刺頭呢。”

對於秀家對奧羽大名的處置,秀家大部分是比較贊同的,不過在秀家提出對尹達家處置的時候,秀吉並沒有點頭,顯然對於秀家這面極端的處置條件他有些不認同。

他的主要目的還是希望奧羽儘快平定,這樣自己可以抽出手來對於大明,北條征伐看起來聲勢浩大,實際上耗費甚巨,他不想再來一次奧州征伐了。

因此他算則對秀家處置尹達家的建議暫時擱置,對著他的安排說“這樣一來會津就空出來了,你有什麼建議嗎?”

“會津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我請求您能轉封一個信得過的大名前去鎮守。”秀家手指著會津的地方說道“這樣一來,就等於有真正的我們的人能幫您看住奧羽,也能於我相呼應看住關東。”

秀家的這個建議意思很明確了,就是要秀吉轉封一個譜代家臣過去。

其實秀家在看到會津空出來後的第一反應是把邊上的左竹家遷過去,不過秀家說的也對,會津的地理位置太過重要,還是應該挪一個信得過的大名去過。

而且會津這個地方,需要幫忙協調東北各個大名之間的紛爭,需要很高的政治技巧,不是隨便一個無腦武將就可以按過去的。

而且會津此時的表高是40萬石,想要對其進行安置,那麼大名的知行怎麼都不應該少於20萬石,或者不能相差太遠,若是在加上置賜郡、信夫郡和尹達郡,那麼這邊的知行恐怕會超過65萬石。

事實上這裡百度百科有個問題,一直誤導了大家很多年,即:會津領一直只有42萬石左右。

1591年奧州士置及大崎、九戶之亂後尹達政宗因為涉嫌扇動叛亂被迫割去了置賜郡、信夫郡和尹達郡三郡,作為補償給予大崎舊領,也就是秀家現在給出的安排範圍,知行表高變更為58萬石,後經檢地確認為65萬石。

而置賜郡、信夫郡和尹達郡三郡不知為何再次被賜予已經大幅加封(16石→42萬石)的蒲生氏鄉,使其表高增加至68萬石。

之後經歷了1592~1593年的檢地,蒲生氏鄉的知行地是在68萬石的基礎上確認為表高91萬石的。

但是百度百科忽略了這個過程,直接寫了蒲生氏鄉轉封會津42萬石,後經檢地為91萬石,並因此鬧出了會津領地知行隱藏甚巨的烏龍出來。

要選擇大名安置會津,秀吉的第一反應是堀秀政,他受封大聖寺城16萬石,作為信長的老臣,能力看不太出眾,不過有著足夠的忠心,又有著足夠的中庸之道,讓其轉封會津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他很快嘆了口氣,打消了這個念頭,因此前幾日堀秀政突發急病,藥師已經束手無策說是就是這兩日了。堀秀政走後他的兒子堀秀治年紀還小,恐怕鎮不住場面。

他第二個想到的是三河岡崎城筒井定次,不過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

筒井家作為大和土著,最重要的就是僧武合體的身份,將他們從大和挪到三河還算過得去,畢竟三河也算是佛教大本營了,將他們挪到會津神道教的地盤還是算了吧。

想著想著,秀吉突然有一種無人可用的茫然敢,本來蜂須賀正勝是最好的人選,可惜他在九州平定之後就撒手人寰,留下的蜂須賀家政忠心和能力都還算可以不過還需歷練。

如果這些譜代大名不能用的話,難道要用外樣嗎?

外樣中確實有幾個比較合適的,比如九州筑前的蒲生氏鄉以及...以及....好像只有蒲生氏鄉合適了啊。

秀家看出了秀吉的苦惱,對著秀吉建議道“會津領因為會津山脈的緣故可以分為左右兩塊,若是一時難有合適的親近大名就封,我們將其一分為二,安排兩位大名就封您看如何?”

說著他在地圖上,畫出大致的輪廓繼續說道“我想將陸奧南部依託山脈分成三個領國:會津、巖代和磐城。

磐城領安置此前降服的巖城與相馬兩家,巖代和會津用以安置兩個20萬石左右的親近大名。”

秀吉看著秀家畫出了奧州南部分國圖,思慮了許久對著秀家問道“你覺得將於義丸轉封到巖代去怎麼樣?”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