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五十八章 巖付太田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八章 巖付太田氏 (2 / 3)

在處理完忍城的事兒後,秀家便再次啟程,沿著荒川南下,將部隊撒出去掃蕩武藏的諸多小城,而主力則直奔武藏另一座核心城巖付城而去。

巖付城是武藏中部一座非常重要的城堡,最早的歷史觀點認為他是在1457年(長祿元年),為了對抗古河城的古河公方足利成氏,由扇谷上杉持朝及其家臣太田道真、太田道灌父子與江戶城、河越城一起建造的。

但是自新世紀一來,根據記載1478年(文明10年)古河公方下屬的忍城主成田顯泰的父親成田自耕齋正等築城的史料的發現,也有成田氏築城說。

兩種觀點對立的主要原因在於,史料中都提到了“正等”和“顯泰”兩個名字,由於記錄不詳,不能確認其全名,因此有了各自猜想。

而原始派別認為,在新發現的史料中作為築城者的“正等”是指法名為“正等”的而是法名正等的太田道真(資清)。

而“顯泰”也不是成田顯泰,而是長尾忠景的三男,後來成為了太田道真的養子的太田資常。

不管這個城究竟是誰築的,後來都流轉到了太田道灌手中,後來江戶、巖付太田氏分家,並經過一輪流轉最終被太田資正繼承。

最初,其與父親太田康資、兄長太田資顯同於扇谷上杉氏仕官。

天文5年(1536年)父親死後、由兄長繼承家督、由於資正和資顯相處不睦、就離開巖付城前往舅舅難波田憲重的松山城居住。

之後、兄長投靠相模國的北條氏、資正則與憲重仍然仕於扇谷上杉氏。

天文6年(1537年)、難波田憲重與北條氏戰爭,失去了3個兒子及外甥隼人正、資正就成為憲重婿養子,並取得松山城的繼承權。

天文15年(1546年),主君上杉朝定在與北條氏康的河越夜戰中被討死、扇谷上杉氏滅亡。太田資正退出松山城、暫時在橫瀨氏支配下的上野新田安頓。

天文16年(1547年)9月,趁北條氏不備急襲松山城並將之奪回。

同年10月兄長死去,12月趁當主不在時進攻巖付城、以軍事實力繼承家督,隨即遭到北條方反擊。

因為松山城守備上田朝直遭到北條氏寢返的緣故,天文17年(1548年)1月,太田資正向北條氏降伏。

相模北條氏與甲斐武田氏、駿河今川氏三國同盟後,關東後北條氏與越後上杉氏之間的抗爭隨之展開。

資正當時為北條家臣、北條氏康考量資正乃名門太田家的末裔,名目上也是古河公方?足利義氏的家臣,於是將女兒嫁給資正的嫡男氏資。

但是永祿3年(1560年),越後國上杉謙信率領關東大軍包圍小田原城(小田原城之戰),資正叛變成為上杉軍一方,從北條氏離反。

永祿7年(1564年),安房的裡見義堯應上杉謙信之邀揮軍下總,打算從背後騷擾北條氏。

太田資正亦率軍支援裡見軍,雙方在市川北方的國府臺決戰(第二次國府臺之戰),但裡見太田聯軍大敗。

所幸5月經由上總酒井胤治(自北條方叛變)的支援下,仍保住了巖付城。7月資正前往密會了裡見氏,但親北條派的兒子氏資在北條氏康的策劃下,趁機聯合北條氏將弟弟梶原政景幽禁,順勢佔領了巖付城,正式將資正追放。

永祿10年(1567年),太田氏資在上總國發生的三船山合戰中戰死。

由於氏資無子,北條氏便直接掌管巖槻城。天正8年(1580年),由北條氏直之弟太田源五郎繼任城主,在他逝世後則由另一弟弟太田氏房繼承。

至此,北條氏終於把巖付城徹底規入統轄之下。

歷史上很多人很奇怪,北條氏明明在老虎還在甲斐曬屁股的時候就已經佔據了尹豆、相模、武藏三國,之後更發展至上野和下總部分,為什麼兜兜轉轉40年,卻還沒有擴大出去。

其實從北條氏處理太田氏的過程可見一斑,武藏這個地方實在是魚龍混雜,當地的武士太根深蒂固。

關東與信濃不同,信濃這邊主要是村上、小笠原等大名在,老虎打贏了這些敵人可以順勢接管領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