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四十一章 上野奇襲(十二)勸降失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 上野奇襲(十二)勸降失敗 (2 / 3)

來到室町幕府時期,成田氏已經成為山內上杉家的非常重要的家臣,藉著上杉家的名號。

成田顯泰和其子成田親泰,消滅兒玉氏、忍氏等勢力擴大,佔據忍城並以此為中心塑造出了成田氏的最盛期。

之後由於上杉氏的衰落,成田氏在成田長泰的帶領下轉投北條氏,面對這樣一個地頭蛇北條氏康康慨的接納了成田氏的投效。

至永祿3年(1560年)就任關東管領的上杉謙信南下關東,成田長泰又轉投上杉氏。作為北武藏最重要的家族之一,成田長泰非常給這位新任關東管領面子,盡起領內軍勢聚集了2200人參陣。

可是就在鎌倉鶴岡八幡宮舉行的關東管領就任儀式上,成田長泰並沒有和其他大名一樣對上杉謙信下馬行禮。

感覺受到了侮辱的謙信用扇子打掉了成田長泰的烏帽子,成田長泰認為這是對他的侮辱,因此直接帶著兵士返回了忍城,開始和上杉謙信展開對抗。

至於成田長泰為什麼不下馬,有說法說是因為他是藤原氏名門之後,在中古時代天皇作為神官的盟主被擁立,賜予了其他擁立他的神官團體共同治理天下的權利。

這群人逐漸演變為後來朝廷律令制的統治者,也就是藤原氏的前身,他們在本質上依舊屬於神的化身。

而源平橘三姓作為天皇這個神官頭目的子孫,是神籍下降的產物,他們在法理上已經成為了“人”,作為神的化身的藤原氏可是高貴的姓氏,在面對這三姓時候擁有不下馬的特權。

但是俗話說的好,風水輪流轉,你再看看現在的藤原氏子孫,見到源氏之後的將軍,又有哪個不拜的?

他們臣籍下降了,你成田時難道沒有改姓馬?就連殿上公卿家都改了苗字,早就不以藤原氏自稱了!

說到底你不能拿前朝的劍斬本朝的官員啊!

真實的原因已經不可考了,秀家也覺得像成田長泰這樣的大名不至於這面死腦筋吧,因此才有了他之前讓穴山信忠帶話,讓成田氏長步行來見自己的故事。

事實證明,成田氏的脖子並沒有傳聞的那麼硬。當然有可能是在永祿6年(1563年)時候,被上杉謙信親手教育的緣故。

不管怎麼說,成田氏在武藏的影響力都榮小覷。

武藏實在是太大了,秀家想要統治武藏依靠自己帶來的人不夠的,需要切實的依靠本土勢力進行懷柔,依靠他們對武藏進行統治。

武藏國作為備北條氏統治數十年的基本盤,這裡的武家對於北條氏的忠誠是比較頑固的。

此前秀家是打算像對贊岐一樣,犁一遍關東之後,再進行分封統治,這樣自己的命令可以完整的下達下去。

但是在實際考察了上野豪族的情況之後,秀家打消了這個念頭,犁地這個事兒,前人都已經幫秀家做完了,秀家要做的是扶持對北條氏不滿的家族,以加強對自己的統治。

其中就包括被北條氏趕走的太田資正和一眾上野豪族。

成田氏並不算被北條氏欺負的太慘,甚至在北條氏康時期,對成田氏的投效還進行了優待,不過對北條氏有怨言是真的。

問題還是出在上杉謙信身上。

永祿6年(1563年),上杉謙信再次興兵南下,其中就有要討伐逆臣成田氏的目的。

面對上杉謙信的討伐,成田長泰籠城死守並向北條家派去求援的使者,可是北條家口頭上答應的好好的,實際行動沒有一點。

主要原因是北條氏正忙著拔除武藏松山城這顆釘子,成田氏被作為可以拖延上杉家的棄子而拋棄了。

然後我們可愛而忠心的成田長泰就被上杉謙信狠狠的教訓了一番,最後被迫開城投降領地被限制到了1500貫文,不僅被迫隱居還被要求離開忍城。

第二次國府臺合戰,上杉謙信慘白,他狼狽的逃回了越後,成田長泰趁機恢復周圍的領地。

誰知這樣一位忠心之臣,卻被北條氏政以其有背棄本家行為為由知行被限制到3000貫,事後經過大道寺政繁的遊說在北條氏康的介入下給予了5000貫文的知行。

在成田家眼中我是為你北條氏扛過線死過人的,最後撐不住才投降的,你不能以此為由砍我一刀啊!

但是沒用,當時的北條氏剛剛擊敗上杉謙信,邊上又有甲駿兩個盟友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成田長泰只能默默的接受這個決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