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句意思是:明明剛剛還口含鮮血,卻能馬上忘卻,絲毫不顧及盟約的契約精神。
意指北條氏本來和豐臣氏簽訂了同盟,但是卻又背盟的不義之舉。在古代簽訂盟約是要歃血的。
秀家對於自己寫的詩非常滿意,寫完還不忘欣賞了片刻。
說實在的秀家如此豪邁的原因還有一個,昨日明明還在擔心廄橋難下自己需要退守西上野,誰承想一夜的功夫廄橋就已經拿下,使得秀家重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劍來》
說實在的,此刻秀家身邊的大部分都是五大三粗的漢子,理解漢文和歌的人真的不多,因此秀家在寫出這首詩之後也只能對著他們解釋一番。
不管文學底子怎麼樣,也不管秀家的解釋聽不聽得懂,總之吹捧就完了,順帶著將這首詩謄抄幾卷,也能在手下面前裝裝文化人不是。
秀家不知道的是,這首詩居然在這麼不經意之下在關東傳播,後來傳到了秀吉的耳中,並最終傳頌天下,被人收錄在自己的詩集中。
“又五郎(香川景則),將這首詩表起來,送到廄橋陣中,交給美作守,算作我給他的們所有人的獎賞。”
“哈衣~”香川景則其實沒有太理解秀家解釋的意思,不過不要緊,這種裝X的機會自然不能放過,別人定多也就是在手下面前裝一裝,自己可是要去家老面前裝X去了!
送走了香川景則,秀家又詢問道“涼介那邊情況怎麼樣了?”
聽到秀家的詢問,柘植三之丞答道:“境城守兵不多,周圍的農兵根本來不及動員。昨夜晚些時候境城已經拿下,和氣備已經開始修整城池防備北條。”
說罷他停頓了片刻對著秀家說道:“早上傳來的訊息,確認北條氏政昨夜留宿河越城,今日如果行程不出問題的話,預計會在忍城駐紮。”
“忍城嘛...”聽到這個訊息秀家其實沒有太大的反應,以這個時代士兵的體力一天平地走20多公里是一件非常尋常的速度。
像宇喜多家這樣4天的時間,翻山越嶺走近100公里才是一件稀奇事兒。
要知道秀家其中有一天可是全被用在翻越了碓冰垰的,然而也正是這樣堅韌不拔的精神,才造就了此次奇襲效果如此顯著。
聽到北條氏政會在今天入駐忍城的訊息,秀家心中便開始謀劃:
忍城距離境城還要1天的行程,但是以北條氏政的秉性抵達忍城之後,必然會在此停留一段時間探查我方的情報。
忍城距離本家的前線畢竟還是太遠,如今我方搶佔廄橋城,佔據著戰場的主動權。
北方的豬俁邦憲手中至多隻有7000人,而在會和藤堂高虎之後長船貞親2倍於豬俁邦憲,縱使不攻城,將其看住也是沒有問題的。
為了救豬俁邦憲,北條氏政必須主動發起進攻,而此刻的他有兩條路可以選,其一就是西進深谷城,這裡距離尹勢崎城較近,可以作為本陣。
此地距離境城只有8公里,步行片刻即可到達。
不過如果北條氏政真的將本陣遷移至深谷了,秀家也必須將本陣遷移,畢竟有利根川天險可以利用,為什麼要讓對面傻乎乎的渡河來和自己打籠城戰呢?
第二天路就是直接北上入金山城,以金山城為本陣與自己東西對峙。
這其實是秀家最希望看到的策略,北條氏一旦這樣做了,看起來距離豬俁邦憲距離更近,而且兩邊都是平攤的平原似乎更有利於與自己對戰。
但是卻是渡過的波濤洶湧的利根川,讓自己的退路上多了一條天塹。
而秀家則可以在等待前田利家、上杉景勝的援軍抵達之後,從平井城越境入武藏,一路南下攻打武藏。
如果可以在北條氏反應之前拿下忍城,北條氏政就只能借到下野、下總返回武藏。
可這是繞了一大圈啊!又怎麼可能比秀家沿著武藏平野一路南下來的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