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八十三章 政治人說政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十三章 政治人說政治 (1 / 3)

【太閣】是太政大臣的簡稱,原本是日本律令制下朝臣最高的官職,對應的唐漢官職是宰相。

區別於左、右、內大臣分別對標的尚書省、門下省、中書省宰相,太政大臣又被稱為大宰相。

但是日本的朝堂和東方大國一樣,都經歷了皇權和相權的鬥爭,太政大臣逐漸被架空虛設。

但是日本的體制和東方大國不一樣,我已經不止一次表述日本遠古時期是多部落聯盟的神權制政體,在遠古的初期天皇和藤原氏都是神權祭司,誰也不一定比誰更高貴。

直到大化革新之後,天智天皇憑藉自己的君權壓制了藤原氏其他祭司的勢力,並將他們統一賜姓“藤原”,才算是真正將這群“老夥計”臣從化。

為了安撫他們,天智天皇將原本大友皇子(後弘文天皇)擔任的太政大臣賜予藤原氏傳承,實際上是透過交換【治權】來正式確認雙方的君臣關係(之前更像是盟主和從屬的關係)。

但是在之後的千百年中,君權和相權不斷衝突,以至於後來律令制打補丁的時候規定“無其人則闕”,即將其設為非常設官職,天皇將對藤原氏的安撫職位收回,像極了拔X無情的臭渣男。

遷都平安京之後,大和朝廷喪失了軍事力量。地方上再也無法控制豪族,而中央政府也陷入了鬥爭中。藤原氏在這樣混亂的局面中,以外戚身分開始逐步的掌控大權。

藤原氏不稀罕朝廷像扔狗骨頭似的太政大臣,並自行提出了關攝政治體制,雖然關白常常被授予從一位和正一位,但是關白卻和徵夷大將軍一樣,並不在律令制官職體系之內。

現在去查律令制官職體系,正一位、從一位皆為太政大臣,正二位、從二位為左、右、內大臣和藏人所別當,並無關白之名。

事實上正是有了藤原氏下克上的這次試水,才有了後來武家有樣學樣在律令制度之外設定了將軍幕府體制。

而在後來幕府時期,朝廷公卿和天皇同病相憐,原本的對立變為了協作,關白和太政大臣都成了沒有實權的統治階級。也是在這一時期,關白和太政大臣的關係和界限得以明確。

天下實際的統治者是將軍,名義上的統治者是攝政關白,虛無的最高領袖是天皇,太政大臣是對有特殊貢獻的關白和將軍死後追授的一種榮譽職務。

也是在這一時期,關白和徵夷大將軍被確認為從一位,太政大臣被確認為正一位。

秀吉走不通將軍的路子,這才找了軟骨頭的公卿走了關攝體制的路子,並企圖在後面實行公武合體。如果他征伐朝鮮最終得勝,或許可以憑藉威望最終完成公武合體。

不過很可惜,秀吉到死都沒有實現這個願望,更因為死的太急引起了之後7年朝堂的內亂。

就算秀吉最後那幾年乾的不好大家有所怨言,憑藉其統一天下的功勞秀吉還是能撈得到一個太政大臣的追授的。

但是彼時秀吉剛死,秀次和茶茶便在京都附近打的不可開交,誰還管得了你秀吉屍骨未寒和身後的事情。

秀家帶兵強勢入洛之後自然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但是作為秀吉葬禮主持的秀家卻刻意的忽略了這件事。

後來大坂的所有人都忙著爭權奪利,活人的事兒還沒弄明白呢,誰還關心一個死人的身後事。

石田三成倒是有幾次關注到了這個問題,但是他一個小人物沒有什麼話語權,再加上太政大臣是需要現任關白向天皇提請的,作為秀家扶持的近衛前久,在秀家的受益下刻意的忽略了這件事。

後來近衛前久被換,秀次扶持九條兼孝上位,滿腦子想的都是自己的關白之位。再加上後來的仗一直打到現在,秀吉就一直沒有追授太政大臣。

現在秀家拿秀吉沒有追授太政大臣來說事,不僅僅是在逼問朝廷,更是向大坂方面問責。

其他人不去管秀吉的身後事也就罷了,你大坂的秀利可是秀吉的親生兒子,你也不去爭取你說的過去嗎?

秀家其實是有些耍無賴了,秀利才幾歲啊,哪裡清楚這裡面的彎彎道道。要是片桐且元還在倒還好,他一直是秀吉的秘書,知道很多政治的門道。

但是大野長治是什麼東西?他能教好豐臣秀利嗎?

教不好,沒這個能力知道吧。

甚至連提醒秀利和茶茶要幫秀吉向朝廷申請太政大臣都不上心,滿腦子都是我的茶茶、秀利的關白、還有秀次和秀傢什麼時候死,一點都不在正事上上心。

雖說這裡面也有點外力因素使然,但是最終就是給了秀家一個機會。

你大坂的親兒子不想著秀吉,我這個從吉備認養的養子可是一直想著您啊!~

秀家舉得大旗便是【奉天靖難】,口中喊得口號是要肅清朝內的奸臣。什麼是奸臣?忙著爭權奪利,連給關白秀吉上尊號都忽視了,還說自己不是奸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