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都沒有想到上杉景勝居然會親自下場去攔截幾個小大名,即便是德川家康也沒有想到上杉景勝真的會頂在最前面。
他不由的感嘆道:“上杉中納言高風亮節,我實在是不如啊。”
“既然上杉中納言人都去堵著了,事態不要鬧的太難看。真的突破了五大佬的阻隔,我等的臉面都要沒了。”德川家康對著自己的家臣下令道“去通知周圍御番眾和七手組,控制住現場,勿要使得事態擴大。”
與此同時的另一邊,豐臣秀次也不願意事態擴充套件到五大佬的頭上,派人來到石田藩邸前雙雙勸和。
石田藩邸刺殺事件就這這樣在雙方的默契之中開始,又在雙方的默契之中虎頭蛇尾的結束。
整場刺殺行動,除了福島正則本人親自投擲出一把長槍,明確有在大坂場內動武襲擊他人的行為外,其他人都沒有特別出格的舉動。
所有參與此事的大名被秀次和五大佬叫入大坂城本丸御殿外等候處置,除了福島正則被單獨控制在一間房間內,這是上杉景勝的意思,很顯然是要拿福島正則開刀了。
作為主要受害者的石田三成,沒有茶言茶語的去茶茶那邊哭訴,反而是配合著七手組一起安撫大坂城內百姓和大名家屬的人心。
與外面重新恢復祥和不同的是,大坂城御殿之內,關於福島正則等人處置的人體,秀次和五大佬等人正吵的不可開交。
德川家康和上杉景勝堅決要對參與此事的大名都進行處置,主犯福島正則改易流放發配蝦夷前線,其他大名除以不等的減封,以及發配蝦夷的處置。
但是這個方案被秀次一方直接否決。這件事背後的推手即是秀次,他若是不對這些人加以庇護,以後誰還會替他賣命?
他表示眾人併為在大坂城動武,不應被處置,即便是福島正則也沒在大坂城內造成流血衝突,應當從輕處置。
他還舉了前年岡山藩藩士在議和當夜襲殺豐春藩邸的事情作為作證。
他表示,當年岡山藩和豐春藩在大坂城內打出了人命,直接因此死亡的就有十幾人,時候被牽連處置的的有幾十人,這麼大的事兒都沒有牽扯到大名本身,這次憑什麼嚴懲這些大名?
可以說若是沒有前年的大坂騷亂之事,今日依照法度處置福島正則等人是板上釘釘的事,電腦上正是因為有之前秀家沒有並公執法,給了今日豐臣秀次機會。
上杉景勝也表示“彼時岡山藩主並未參與,這次可是福島、細川等大名直接參與的,怎麼能混為一談呢?”
雙方劍拔弩張互不相讓,最後還是淺野長政出面提出另一箇中和的方案。
淺野長政是豐臣家親藩,忠於豐臣本家的大名,可能在派系上因為北政所的關東西略微傾向於豐臣秀次,但是從之前幾次站邊中可以看出,他並沒有站死。
向德川家康手握一把大刀要大砍自己人他肯定不會答應,但是福島正則等人作出這麼嚴重的事兒不作出處置也過不去他內心這關。
最後雙方妥協,以福島正則再減封5萬是為總領8萬石,本領不變。福島正則本人除以閉門監視處置,不得大坂這邊的命令不予放出。
其他大名除以申嘮及閉門一年的處置,不用給予監視。這樣的條件雙方都苦於接受,這場鬧劇就此拉下帷幕。
但是這份條件一定還是偏向秀次這邊的,最強上杉景勝是這麼認為的。他今日捨身阻擋事態升級,結果就換來這樣的處理結果讓他非常的不滿。
之前雖然雖然中下層有人調侃豐臣秀次是北條義時當代,但是在上層這裡多少還留點體面。
這次上杉景勝卻是再也按捺不住內心的憤怒,直接斥責其操弄權術、把持朝政、賞罰不公等處置,直接表示他就是當代的北條義時。
這是很嚴厲的指控,上杉景勝連表面文章都不作了,氣的分豐臣秀次的臉色漲紅卻依舊只能笑呵呵的安撫上杉景勝的情緒。
經此之事之後,上杉景勝對於大坂這邊徹底喪失了信心,正巧夏收、秋收馬上就要來了,他藉口需要會領監督離開大坂,就此一去不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