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七十章 反擊(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十章 反擊(中) (2 / 2)

如果說之前的那些封賞秀次還能忍的話,關於石田三成的封賞就徹底讓他炸鍋了。他絲毫不給面子的表示石田治部的賞賜自己絕不可能接受,更是給秀家和德川家康扣上了一頂“亂政”的帽子。

講道理亂政又不是秀家和德川先開始的,封賞不均不等的問題從秀吉時代就埋下了種子。

最後在他的激烈爭取下,打野郡並沒有全數歸石田所有,而是刮出了3萬石出來封賞黑田長政。

別說豐臣秀次不願意了,石田三成本人對於這個封賞也不是很滿意。當然他不滿意的不是知行少了,而是領地被從富饒的近畿挪到了偏遠的九州。

好在他五奉行的職位沒有剝奪,他也沒有在評定上直接掃了茶茶的面子。至於事後茶茶會怎麼撫慰他,這就不是秀家所操心的事兒了。

秀家為什麼要將石田三成挪到九州去,這是因為秀家想要淨空近畿藏入地的意思。將所有非自己盟友的大名,不論是茶茶的近江派還是秀次的濃尾派全數掃出去,以方便自己控制京都和大坂。

而石田三成就是秀家下的第一刀,打著立下功勳獎賞的名義,將他的封地從大坂周圍挪走。

豐臣政權有要求,所有的大名沒有得到昭命不能隨意離開自己的封地。而在京都或其他地區有職務的大名,可以向豐臣家申請每年不多於半年返回領內治理本領的請求。

對於近畿大名來說,往來不過是幾天的路程,作為五奉行的石田三成甚至都不需要打報告,直接打著奉行巡視領內的名義就可以回到他現在的有岡城去。往來大坂1日可達。

但是若是他的本領到了九州,來回一次最快都需要小10日的功夫,坐船最速也要4日。他就不能隨隨便便的往返本領和大坂了。

而一旦像豐臣家請假,以大名的身份返回本領治理領內。身為大名就得維持自己的儀仗,不可能再像奉行那樣輕車從簡,一來一回沒有1個多月連路程都不夠。

將近江派重臣從近畿遠封,是秀家削弱茶茶臂膀的件關鍵一步。

不過秀家的想法並沒有被完全事實下去,事後茶茶不知道和石田三成談了什麼,石田三成直接出面想要用打野郡的2.5萬石為其自己換來近畿的一塊就近的知行嗎,被秀家明確拒絕。

第二天就連德川家康都親自上門和秀家商談,這個時候秀家和德川之間還是蜜月期。秀家不可能不賣德川家康面子。

秀家只能同意以大野郡2.5萬石換取攝津一隻谷1萬石的請求。最後石田三成還是沒能徹底從近畿挪走。

1萬石也是一個關鍵點,因為豐臣法度標明,1萬石以上才能稱為大名,可以有落城的資格。

若是石田三成在近江的知行不滿1萬石,那他就不能在攝津落城,他的本據還是在豐後,還是要承擔往來參勤的苦楚。

現在他將本據安置在僅有1萬石的一隻谷城,他石田三成還是近江大名,豐後就算有9萬石又如何?那也是他遠國領土罷了。

讓我們回到今日的評定中,既然是賞賜朝鮮和九州兩場戰爭的功勞,作為朝鮮之役中出力頗多的秀家,因為之前已經加封了60萬石的原因,這一次沒有吃到加封。

豐臣家方面為了補償秀家表示可以替秀家向朝廷申請右大臣的官位。

山城國如今一分為二,秀家掌握北部4郡,因為京都的這個町的範圍本身就建立在山城國的中心,橫跨愛黨西南,葛野東、乙訓北三郡之地。

掌握乙訓郡的豐臣宗家憑藉京都的特殊地位,以及京都奉行的職役擁有京都名義上的控制權。

這也是當初豐臣宗家死咬著乙訓郡絕不鬆口的原因,失去乙訓郡之後,京都全面落入秀家手中,豐臣家想要插手都沒有道路可以連線。

不過因為秀家在二條城駐軍了1500人,並且透過京都町消火隊控制了一隻額外的半軍勢化武裝,京都町奉行所實際上只掌握著京都捕捉手底下可憐的100人。

再加上京都御所在二條城邊上,重要任務都出於秀家的掌控之下,奉行所在京都發布命令列事實際上都要看秀家的態度。

但是說一千道一萬,大坂畢竟是豐臣家的老巢,也只有他才能向朝廷舉薦大名官階的權利。該走的流程,該謝的恩情秀家還是要擺正自己的態度的。

這些其實都是開胃小菜,朝鮮議和中最關鍵的兩條,也是今天必須要要有答案的兩條,分別是關於大名皇帝冊封豐臣秀利為日本國王的冊封詔書,還有其明確賞賜給秀家的勘合貿易。

萬曆皇帝之所以特許秀家進行勘合貿易,或許是為了感謝他提前提供情報的功勞。

畢竟即便有情報的支撐,萬曆朝鮮之役都打的這面艱難。在萬曆看來,若是沒有秀家的提前預警,大明遼東可能都要被入侵了。

只是他並不知道這一次大明這邊有雖然所準備,日本這邊也比歷史上有所增強。依照原來的歷史明軍打的雖然艱難,但是是取得了絕對優勢的。

所以說秀家的到來成了一個攪屎棍呢,給兩邊都做了補強,使得兩邊付出的代價比歷史上更多了。

勘合貿易對於日本來說是一門只賺不賠的生意,因為每一次上大明上貢,大明都會給予翻倍的賞賜宜彰顯天朝皇恩浩蕩。

此時也會有很多商販蹭著勘合貿易的船隊到明國做貿易,只要能運回本國就能獲得翻倍的利潤。

對於很多戰國大名來說,透過勘合貿易補充自己軍資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

應仁之亂初期細川和大內兩家的大名就因為勘合貿易在寧波大打出手,最終導致明國賜予足利家的勘合文書被作廢。

對馬島宗家被秀吉承諾可以獨攬對朝鮮的勘合貿易,憑藉僅有1萬石的貧瘠小島卻能在朝戰中憋出2000人的軍勢出來,這就是多年勘合貿易積累下的家底。

現在對明的勘合貿易就擺在眾人的眼前,不論是秀次還是大坂方面都不願意輕易的放棄,即便這是明國寫在文書上,只許諾給秀家的勘合,他們都想要插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