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崎城與大坂城隔著澱川向望,是大坂門前的最後一道防線,東軍撤回尼崎無疑給西軍一計極強的強心劑,也讓天下大名對東西兩軍的優劣產生了錯判。
慶長三年9月20日,距離秀家最後的期限還剩下3天,秀次所領的西軍已經包圍了尼崎城,但是即便多番向城內發去勸降的帖子,尼崎城都沒有任何想要投降的想法。
此刻的秀次已經完全飄了,他才不會在意秀家所謂的半個月期限呢,在他看來當下距離大坂已經近在遲尺,只要能快速拿下尼崎城和大坂城城,就算秀家都得向其俯首。
但是秀家這邊態度一直是很明確的,給你們半個月決勝負就只有半個月,多一天都不會給你。
其實在秀次兵圍尼崎之後,大坂方面的片桐且元就已經再次來到了京都,這一次他一改前一次自信的狀態,轉而向秀家請求儘快中介與秀次這邊的戰爭。
當時秀家便向片桐且元詢問道“這是石田治部的意思,還是澱夫人的意思?”
片桐且元聽聞臉色變得極其難看,但現在有求於秀家只能半開玩笑的說道“大納言殿下當真會開玩笑,如今大坂有兩位大老和澱夫人坐鎮,石田治部哪裡能決斷乾坤呢?”
茶茶是迫切的想要與秀次議和的,就秀家獲得的情報來看,茶茶甚至將前田利家派到了尼崎去,想要藉助前田的家的權威與秀次議和。
但是很明顯雙方存在了極大的分歧,單就是秀次還是秀利誰坐鎮大坂來說就是不可退步的條件。
有賴於茶茶的頂級微操給了秀次進入攝津的機會,但凡不從明石撤兵回來,石田三成都能撐過這半個月。
彼時秀次方面內部的問題也差不多要冒出來了,正是秀家介入最好的實際。哪像現在這樣,讓秀次的西軍看到了得勝的希望。
這就和世界盃買球一樣,你會在買了主隊勝且1:1平局85分鐘時候,主隊突然進球讓自己看到了全中的希望的時候選擇跳車提前結算收益嗎?你會人會客隊會在剩下的5分內再次打平嗎?
這個時候讓秀家下場完全是吃力不討好的,秀家也沒有這個自信能說服秀次,所以便一直拖著。
直到最後的期限到了,秀次依舊不能拿下尼崎城防線,秀家終於出手向雙方再次下達了停戰議和的建議。
雙方很快給出了答覆同意和談,但是秀次方面直接開出了要求大坂開城的前提條件。這麼沒有誠意的條件。
大坂方面又怎麼可能同意呢?於是雙方又一次陷入僵持。
可是這一次秀家並沒有慣著他們,秀家在此請得天皇的昭命,向秀次和大坂方面下達了原地定展議和的命令,如果有違抗的話那便會被指為朝敵。
從西軍那邊的探子回報說秀次看都這個昭命之後,氣的差點將前來傳達命令的使者砍了。
他對著下面的大名錶示“尼崎與大坂唾手可得,只要進入大坂城,諸位皆可論功行賞!”希望以此來鼓勵大家最後奮戰一次。
但是就在這個緊要的關頭,身在京都的秀家突然受到訊息,德川家康相應了秀家的號召,已經從駿府城上洛,為了不進一步激化矛盾,他只帶了旗本3000人隨行。
於此同時新晉大老淺野長政帶著千餘軍勢上洛,目的是要保證北政所的安全。
他們這點人加起來不過4000人,不可能突破岐阜藩的封鎖,所以作為上洛主力的是藤堂高虎所領的關東軍團3萬眾,以及秀貞所領的東北軍團6000人。
秀貞的東北軍團走中山道,與上杉家3000人會和之後出美濃苗木城,將會與走東海道的藤堂高虎等人在美濃會和。
之所以局勢會出現變動,自然是秀家在背後運作的原因。
秀家憑藉天皇的敕命,在京都第二次向天下大名發去邀請,邀請他們上洛中介秀次和大坂方面的矛盾。
德川家康是最先作出反應的。他本來就和秀家有君子協定,之前聽說關東方面動員軍勢壓境還嚇了一跳,因此動員了大軍在相模和藤堂高虎對峙。
但是隨著秀家的信件送達,秀家給藤堂高虎壓境相模找了一個很好的理由。對於德川家康來說這也是以此非常好的提高自己影響力的機會。
若是這事兒沒有秀家橫插一腳,德川壓根不會這麼急著上洛,大坂方面不一定打不過秀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