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個回答的秀家點了點,但是心中對他的期盼卻降低了幾分,他向旭千代問道“你今日聽了諸位大名對石田治部的判斷難道不夠嗎?
諸位大名與石田治部的接觸難道不比你舅父和下面的武士們接觸的多嗎?你又怎麼確保他所說的是真實的呢?”
秀家的問題明顯超過了這個年僅9歲孩子的cpu處理量,反倒是一旁的昭壽丸開口說道“我知道了,那個石田治部應該是一個大忠誠!”
他的回答引來了秀家和另外兩個孩子的目光,在秀家的詢問下他這樣回答道“兄長和我還有諸位大名們都說石田治部是佞臣,父親大人若也是這般認為就不會來詢問我們看法了。
所以父親大人認為石田治部並不是佞臣,孩兒別的不知道,但是一定相信父親大人的判斷。”
聽到他的回答秀家哈哈大笑,這樣的回答其實依舊沒有回答到電子上,但是秀家對於這樣昭壽丸能有這樣的答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看著秀家難掩對自己的笑意,昭壽丸有些氣憤的撅起了小嘴巴,向秀家問道“父親大人只知道問我們問題,卻不給我們答桉怎麼行呢?父親大人還沒說你的看法呢。”
秀家收住笑容,臉上的表情逐漸變得嚴肅,他看向三個孩子說道“石田治部不是佞臣,他是一個大大的忠臣。他忠心於關白殿下,也就是你們的阿耶。他也確實就是一個佞臣,因為他只忠心於那個關白殿下。”
聽到秀家給出的答桉,三個孩子都不能理解的撓了撓頭,小八郎甚至以為秀家在和他們打啞謎,在一旁猜著這背後的答桉。
秀家本想到這裡結束,剩下的打發他們去詢問他們的老師以心崇傳去。
但是在另外兩個孩子的追問下,秀家又多說了兩句話“石田治部是不是佞臣這並不是重要,只要天下人認為他是佞臣,他就是佞臣。石田治部是不是佞臣很重要,天下人需要他是佞臣,他就是佞臣。”
說完卻再也不多做解釋,反而以此作為一個功課打發三個孩子去詢問他們的老師去,秀家表示會在下一次回來的時候再向他們考教。
結果第二天下午,下了早課的以心崇傳就跑到秀家的面前向他大吐苦水,中心思想就一點“這麼早的讓孩子去接觸這些真的合適嗎?”
然而秀家卻知道時不我待的道理,就算秀家可以取得最後戰爭的勝利,但是最後在分配戰後利益的時候就需要自己這些已經逐漸長大的兒子。
眼下確實需要揠苗助長,加快他們的大名教育課程了。
說實話這個問題以心崇傳心裡早就有了答桉,但是怎麼去和尚且年幼的幾個孩子解釋確實是一個問題。
然後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刻意的打擊報復,在第三天孩子們下課之後居然又找到在研習兵法的秀家詢問道“父親大人,崇傳師傅問我們,為什麼與吉、大助(藤堂高虎兒子)和重介(馬場實職的兒子)他們會聽我們的命令。”
而一旁的八郎也問道“師範也問了我這樣的問題,他說‘為什麼不止是外面的武士,就連兩位兄長和弟弟們甚至是左渡守他們也會聽我的命令。’”
秀家沒有回答旭千代和昭壽丸的問題,反而先一把抱起小八郎笑著問道“哦?你是怎麼回答的啊?”
小八郎氣鼓鼓的說道“我說‘他們才沒有聽我的話呢,還會打我的屁股。’”說罷指了指企圖躲到一旁的兩位兄長。
秀家看著孩子們調皮的模樣,突然感慨起自己兩世為人小時候的孤寂,哪像現在他們這邊愉快。
但是他也很快的意識到,眼下的兩個年長的孩子的思想中還沒有被刻下對宗家約束的束縛。
儘管在秀家看來,古代的這隻束縛是會扼殺孩子創造力的,但是確是是維持家族傳承的最重要的因素。
【分家,永遠是為了擁護宗家而生的。】
這種觀點不是三言兩語教育就可以了事的,秀家需要專門找一件事讓昭壽丸和旭千代記住一輩子,並將其傳給自己的子孫。
只是眼下時間緊迫,秀家明日一早就要帶人啟程前往京都,只能將此事暫且壓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