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岡家利依舊是家老候補,從戰場上回來繼續由領內田畝管理和民眾戶口的管理調任樞密院負責軍備、軍糧沿途的統籌與運輸;(軍事後勤部長)
⑥花房正成依舊為家老,由負責領內軍備生產管理,調任負責領內田畝管理;(民政部長)
⑦成田氏長依舊為家老候補,但是負責的方面由負責領內手工業及座、商管理轉為負責領內的貿易和稅收工作;(稅務及貿易部長)
⑧明石全登增補為家老候補,負責領內錢糧管理;(財政錢糧部長)
⑨土居清良有家老候補轉為正式家老,由負責領內貿易和稅收工作轉去樞密院,負責負責軍功評定及獎賞。(國防部銓敘廳長)
⑩家老明石景親退休,改由香西佳清總管伊予事務,由家老候補提拔為正式家老,兼署琉球及別子銅山事務;(負責伊予及琉球監督,但不擁有兩地軍政大權的西國刺史)
長船綱直被提拔為家老候補,掛蝦夷布政使職務,負責蝦夷地區的政務;(蝦夷內政長官)
家老候補戶川達安,由樞密院署理事務,負責戰時軍備、軍糧沿途的統籌,轉任負責領內建築工程和普請工作;(工程部長)
家老候補頴娃久虎,蝦夷道兵馬指揮使,兼顧樞密院署理事務,負責戰時軍略佈置,職位不動。(總參)
至此,豐春家轉封關東之後,第二次人事調整正式結束,其中先輩的家老中,太田資正因為年紀太大主動申請隱退,明石景親和長船貞親則是主動選擇隱退,好為自己的兒子的前途鋪路。
自古以來掌管府庫錢糧和兵馬的職位無疑是貞治內最重要的位置。
而立原久綱剛剛取得這麼大的功勳被秀家獎勵了一番,他又是秀家的老師,秀家的潛邸重臣,秀家對他非常信任,照理來說最多也是如秋上久家一樣職位不動,不可能卸去了掌管錢糧的要職,反而去管軍備生產去了。
事實上秀家這麼做是有深意的。儘管此前成田氏長兼管軍備生產做的不錯,但是隨著秀吉身體日漸衰微,秀家對於軍備的需求愈加強烈。
秀家需要在僅剩的時間內完成最少3萬軍隊的改編工作,這樣一來最起碼需要1.2萬挺鐵炮,再加上其他備隊的鐵炮、備用的鐵炮,豐春家需要在2年內最起碼準備不少於2.5萬挺。
現有裝備的鐵炮加上庫存,依舊有1.2萬挺的缺額,這就需要新的家老在1年內將產量翻3倍。
而這麼重要的重擔,秀家思來想去好像只有立原久綱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
除了鐵炮的生產之外,還有刀、槍、甲冑的生產更新和裝備,這可不是一個輕鬆的活計。
而且現在的時間又非常尷尬,趕工歸趕工,隱匿生產規模也是必要的,這對於家老的要求更上一層樓,最後也只能交由秀家最信任的立原久綱來負責了。
由於以上3為家老的隱退,和補入的幾個新人,豐春家的家老逐漸年輕化。
這裡面的大部分依舊是隨秀家從吉備轉封而來的老臣,其中尤以藤堂高虎、龜井茲矩兩位提拔入家老眾標誌著新參外來戶開始在豐春家內抬頭。
當然以長船綱直,明石全登為首的舊家老二代們,依舊在豐春家內佔據這至關重要的位置,以他們為首的備前派依舊是秀家維持統治的核心。
隨著太田資正的隱居,如今整個關東眾中僅有成田氏長一人撐場面了,這其實並不是秀家所願意看到的權利平衡模式。
畢竟14個家老席位,若是關東家只佔據1席難免會讓某些人覺得是在針對關東家。
因此秀家思來想去之後,決定再增補一個家老席位,受封山田郡桐生地方1.5萬石的由良貞繁被秀家提拔為家老候補。
但是由於他的年級很小,比秀家還小上2歲,秀家並沒有的職務,只是讓他隨香西之景負責領內典儀事務。
其實典儀的事兒每年就這麼多,香西之景自己都閒的不行,根本不需要一個副手幫忙。
就如賞賜秀家將這個位置交給太田資正一樣,不過是給一個位置重要但是相對空閒的職位,給家老眾年邁的人養老罷了,等到年歲再大一些了便直接隱居讓位了。
但是秀家讓由良貞繁入閣的目的,本質上是平衡領內各方勢力之間的關係,並不想要他過多的接觸領內的機密事務,自然不可能將重要崗位交給他來管。
不過既然典儀的這個位置分了兩個人來管,秀家正好可以對豐春家的典儀事務作出一些要求和約定。
最重要的事莫過於戰死武士、足輕的祭奠,以及傷殘武士的慰問和管理了。
正如秀家在吉備時候,利用別子銅山的股份,給傷殘、陣亡的武士家發放福利一樣,讓武士們覺得自己戰死之後大名會照顧好自己的家人,自己戰死還頗為光榮才能讓他們在戰場上真的捨身忘死。
所以秀家對於這些戰死、因戰致殘的武士、足輕一直多有優待。
戰死的人可以進入豐春家神社享受香火這自不必多說,因戰致殘的人要給他們安排一個合適的崗位,這樣才不至於成為家裡人的累贅。
不過說實話的,在這個時代,殘疾人是真的沒有人權的,幾乎所有的工作都是人力勞作,一個殘疾人確實不太方便。
但是這些人都是應豐春家而落下病根的人,對豐春家的忠心自不必多說。所以秀家打算教會他們一些手工藝,比如編織藺草、捏陶瓷泥塑燒製備前燒等,讓他們之後多少有一門活計可以生活。
對於特別忠心,雙手完整的人,可以將他們交給負責軍備生產的家老,也就是現在的立原久綱,然他們去負責甲冑的編織、鉚定,弓矢箭鏃的組裝等工作,為豐春家生產軍備。
而與立原久綱及他的下屬奉行對接的活計,秀家就打算交給由良貞繁負責。他的年級不大,正是樹立三觀的時候,讓他明白豐春家武士為何強大,才有資格成為一名合格的豐春家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