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的的1斤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0g,800兩換算成現在的也就是大約20kg黃金。
說實話,秀家長在前世從沒有見過20kg黃金有多大,現在這一盒金砂堆在自己面前,確實頗為震撼。
秀家並沒有將這份收入交給明石景親,而是小心的將漆木盒收好,打算將其充入自己的內帑。
當然在坐回到自己的作為之後,秀家繼續向立原久綱問道“光是在河川淘金嗎?有沒有順著水源防線,向山體內尋找礦脈?”
“北見的淘金熱引爆了蝦夷,石狩、膽振、日高等地,不斷有移民申請前往北見淘金去,截止臣下南下之前,北見國登記的領民有接近2000人。
後來宇喜多大人在渚滑川上游發現了立牛部落,並在上游小溪也發現了金砂,宇喜多大人在這兒依託山勢修築了中島城,並在城下修築了定居點。
直到現在這才發現這塊金脈面積之大,居然整個渚滑川以南,湧別川以北具是金脈。
只是如今河川中的金砂尚且沒有淘完,北見人口也是不足,因此沒有餘力向山內主礦脈尋找開採。”
聽到立原久綱這點解釋的明石景親不幹了,這麼大面積的金礦一旦開採出來,必然大大緩解宇喜多家的財政情況,甚至會讓宇喜多家從此富庶起來。
因此他開口說道“這有什麼難的,你若缺人我便從備前、美作、備中等地給你調過去,總之要加快開採的進度,讓鴻之舞金礦儘快開礦。”
說罷他還用有些責備的語氣說道“連河床淘沙都能這麼富裕的金脈,怎麼能就這有放棄那!”
整場會議到現在,明石景親這是第一次失態,很明顯在他的眼中整個蝦夷加起來都沒有鴻之舞金礦來的重要。
但是立原久綱則反駁道“尹予守急於開採鴻之舞的想法我能理解,但是在蝦夷地沒有開拓出足夠的田地之前,您就算轉運再多的人口也是沒有意義的。
因為蝦夷地苦寒,根本不足以養活這麼多人口,現在蝦夷有田14.2萬石,但是有民有8萬餘人,這還沒算上從屬於我們的部落。
北地還冷,人需要更多的糧食以補充能量,縱使可以打獵吃肉,1個成年人一年任需要2.3石麥面,在扣掉種植甜菜的3萬餘石田地種植的可是甜菜而不是小麥,由此就可以看出糧食缺口有多少了。
至於北見,那裡根本不適合種地。開拓了兩年,田畝開墾的面積不小,知行只有千餘石,每反產量不足1石。如果在那邊有金脈,我都打算放棄北見撤回開拓地了。”
反是日本獨有的一種計量平方的單位,各國的度量大小並不一致,我們這裡取德川幕府時候的資料。
日本的長度單位很複雜,uu看書放在土地上叫做步,及一個人的走出的一步的長度,這一點和古埃及的臂長有的一拼。
而1“坪”又稱1“步”的平方,約為3.30532平方米,1“反”約為300坪,約為9.917畝。在“反”之上還有最“町”,1町等於10反,約等於0.99174公頃。
你以為算清楚了土地的面積就很容易知道畝產了嗎?
別逗了,你不會忘記我前面章節有提過,各國稱量田畝的糧斗大小不一的問題了嗎?
這就導致各國對於石的重量差異是巨大的,從而導致對日本戰國時期糧食畝產的推算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總體來說,日本當時旱田畝產大致是1反產量0.8~1.4石,水田畝產是1.3~2.2石。
為什麼水田的差距會這麼大,其中有連個原因,一個是日本大面積種植水田的地方多為平原,及筑前、筑後、肥後、濃尾、關東和東北地區。
九州的水田由於氣候原因可以一年兩熟,濃尾的水田也因為氣候原因可以水田旱田間歇種植,而到了東北地區,由於天氣寒冷,水田的產出非常低,僅比旱田搞不了多少。
但是總的來說,日本1反水田的畝產是絕對高過1的,而蝦夷地由於開拓的地方都是平原,水源又非常充沛的原因,開拓的多是水田,因此應該和日本本土水田進行對比。
饒是如此,1反1石的產出,著實是有些低了。
點選下載本站app,海量,免費暢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