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喜多家內部武士家族這麼多,有很多次子、三子沒有領地,日本國內的知行總歸是有限的,秀家之前將部分武士子嗣送到蝦夷承諾給予土地本身就是一種洩壓的方式。
但是蝦夷畢竟苦寒,願意去的武士子弟不多,秀家只能特例提拔地侍和平民成為蝦夷地方的武士,代替自己統治朝鮮人和阿依努人。
而琉球就不一樣了,這裡可是南方,溫暖無比事宜種植,是日本國民心中最適宜農業生產的地方。
這些受到過傳統武家教育的武士階級,將會成為秀家在琉球國內最堅實的支持者,他們會分攤到琉球各地,代替自己統治琉球民眾。
要知道琉球此時還是奴隸制,剛剛廢除人殉不久,底層人民是貴族可以肆意殺戮的財務,簡直過得生不如死
秀家到了之後會帶入先進的文明和生產力,賦予底層民眾“人”的權利,雖然相對來說還是屬於農奴,但是比原來的牲口好太多了。
而秀家只要掌握了底層民眾和中層民眾的,那麼琉球王室只不過是空中樓閣罷了,是秀家養在籠子裡的金絲雀,再也翻不起浪花來。
等到控制之後,派往明國和日本的使者就可以直接用秀家的家臣代替了,倒是反而可以給秀吉一個易服易冠,傳播文化的好形象。
控制琉球還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對明貿易了,要知道日本和琉球分別擁有一個對明勘合貿易朱印狀,日本這個秀家是不可能拿到的。
在豐臣秀吉掌握天下之後,李旦也被其驅離五島,這就使得滯留在日本的“明人倭寇”被趕回了明朝,使得明朝東南沿海的匪患又一次升級。
屆時秀家與李旦之間對明貿易就會中斷,而日本官方的勘合貿易也會因為徵朝而斷絕。
如此一來,琉球國手上的這份對明勘合貿易就顯得非常金貴了,這就意味著秀家可以用琉球的名義繼續對明進行貿易以賺取收入。
在明日官方貿易中斷的前提下,試想一下明朝和朝鮮的貨物在日本會多麼搶手吧,而秀家又去除了李旦這個中間商,所賺取的利潤會有多少吧。
所以綜上所述,琉球攻伐秀家早有想法,對於秀家來說,攻伐琉球也是必須為之的。
“此次征伐琉球,你將我的旗本眾一齊帶去,額外帶上400人的武士子弟團。你可以沿途詢問他們轉封琉球的意願,並保證會分給他們土地,讓他們成為武士。
包括直轄備中的足輕,凡是願意留在琉球當地的,一律承諾幫他們把家人轉送過來。
無地的分配土地,讓他們成為地侍,每人還分配當地農奴幫助耕種。有地的可以直接提拔成為武士,琉球國的管理者。
到了那裡之後,你要儘快統計好琉球各島的知行狀書,全部編制在冊後,呈送給我,經過我審閱之後再呈送關白殿下。
照我看來,這個檢地的事情沒有一年半載也不太成,相關的甘蔗種植業也應該可以鋪設下去了,你可以直接進獻黑糖給關白殿下。”
本來說道這裡秀家就已經基本吩咐完了,在解答了龜井茲矩幾個疑問之後就讓他下去準備
“給你2個月的時間做好出陣前的準備,uu看書包括武士子弟的徵召、物資的準備種種。
不用等我回來,一旦準備妥當之後,就帶人出發吧。
到時候九州大隅地方的領主安排已經已經出來了,你帶著我的書信交給他,我想他一定會樂意幫你征討琉球的,畢竟送上的功勞沒有不要的道理不是。”
秀家這裡自然不能告訴龜井茲矩,大隅國已經定下小早川隆景的訊息,因此才打了個馬虎眼,以“新領主”一筆帶過。
就在秀家準備送客的時候突然想起了什麼,把正在告退的龜井茲矩一把叫住“我算了下你在琉球需要的時間。
到時候新轉封的武士應該都已經基本掌握了領地,你可以挑幾個會說當地話的備前人,穿著他們的衣冠過來朝貢,怎麼說都比琉球本地的貴族放心不是。”
沒想到關於這一點秀家得到了龜井茲矩的認同,他回應秀家道:“是的殿下,臣也擔心他們會在關白麵前亂嚼舌根的問題。”
隨後兩人又交流了一下細節,確保沒有紕漏之後,龜井茲矩隨即告退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