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立花山城陷落及後來討伐了大內輝弘的功勞,熊谷信直最終獲得16,000石知行是國人眾中最高的存在。
熊谷元直得了命令,刷領自己的本隊500人加上毛利輝元交給他的配下的國人眾合計1200人,向著筱隈城而去。
筱隈城是一座平城,原本只是一個村子,想要在算時間內壘起土垣是不現實的,因此就像前文提到的越中的舟橋一樣,是直接在村子外圍壘土成牆再在城牆上插上木柵而成的城池。
熊谷元直領著自己的千餘人在隆隆的戰鼓聲中出陣。
其實在對面的筱隈城早就已經看到宮地山城這邊的動靜,早就已經嚴陣以待,同時派人向後方的島津忠長傳訊。宮地山城的變故都在筱隈城守將的眼皮子低下。
筱隈城是一座村子改造而來的城池,城池不大,城內守軍也很少僅有200人,負責守備的是有馬家的家老安富得圓。
得圓是他的法名,他真實的稱為歷史上沒有記錄,生卒年也不詳細。
但是我們透過間接線索可以推算出,他是日本戰國時期少有的長壽者。
比如說他是有馬義貞的妻子的哥哥,是義貞的義兄弟,晴信的伯父,由此推算他應該出生於1518年前。
根據歷史的記載他侍奉了有馬晴純、義貞、義純、晴信三代人四代家主。
歷史上在秀吉下達禁教令後,他與主君晴信一起因為拼命保護天主教徒,所以在傳教士中評價很好。葡萄牙天主教傳教士弗洛伊斯把他稱為“賢明博學的人物”。
而直到1613年日本天主教徒向羅馬傳去的信件中依然有提到他的名字,由此可以推算出他最起碼活了超過90歲。
即便是現在這個時候,安富得圓也已經是70歲的高齡了,他指揮著有馬家的軍卒有序的守備在筱隈城頭,時刻警惕著對面毛利家的進攻。
在歷史上有馬家幾乎是在接到豐臣秀吉登陸九州的一瞬間就背離了島津氏,跟著鍋島直茂成了帶路黨。
可是因為當時島津四兄弟決策放棄築、豐肥5國,固守薩、隅、日三國的緣故,因為島津家勢力從肥前撤走,有馬家這才敢硬氣起來選擇和島津家對著幹。
現在島津家的戰略和歷史上不同,島津義久選擇逐步抵抗的方式,拖垮豐臣家的方式。
這樣一來身為外樣大名的有馬家自然是在徵召行列,更是被安排到了防線的最前面作為消耗品。
有馬晴信自然是不想和豐臣家打的,可是自己和許多大名都被要求待在山隈城守備。
名義上為了統籌各家力量抵抗豐臣氏,實際上是讓家主作為人質看押在山隈城內,而負責山隈城真正守備力量的的島津家的1500人。
自家家主的人生安全被掐在島津家手中,作為第一道防線的安富得圓名知自家的200是螳臂當車,也只能豁出性命和毛利家拼了。
熊谷元直領的大多是來自安藝的國人眾,雖說是國人自治武裝,但是好在是來自毛利家核心領地安藝國,這麼多年來以戰養戰搶了不少,從上到下著甲率都是比較高的,看起來也比較精銳。
再加上他人數是筱隈城內守軍的5被有餘,僅僅1個時辰之後就宣告筱隈城破。
守將安富得圓雖然已經年過七旬,但是多少年的底子還在,跑起路來還是虎虎生風的,轉眼將就帶著百餘人跑回了山隈城。
看著筱隈城被旦夕而下,毛利輝元嘴欠的隱有上來了,歪過頭對著秀家說的“這就是殿下所言的島津雄兵嗎?,竟然被我一鼓而下了。”
秀家不遠在此與其爭辯,順著他的話誇獎道“這正說明毛利兵甲天下,我吉備軍不如毛利軍多矣。”
這一套馬屁開出來,聽得輝元哈哈大笑,興致起來了又吩咐一人道“彌三郎,西南側那座城池就交給你去負責了。”
宍戶元續是宍戶隆家之孫,宍戶元秀之子。
歷史上宍戶隆家活到了1592年,因為兒子宍戶元秀身體孱弱因此被父親取消了繼承權,直接立孫子宍戶元續作為家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