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備前宰相> 第十二章 九州征伐(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二章 九州征伐(三) (2 / 3)

讓大友宗麟帶著府內城內集結的大友軍2500人,脅坂安治、加藤嘉明的豐臣軍2000人,以及藤堂高虎所領的2200人合兵7000人,走最常規的日豐線前往臼杵城。

再加上水面上配合的九鬼嘉隆水軍2300人,總兵力已經近萬。

臼杵城屹立在臼杵川入海口東岸,東九州大道的日豐線前去必須要渡過臼杵川才能抵達臼杵城。

而島津家從東側進攻臼杵,不需要渡過河川,在其攻下臼杵城東側山頭的幾座支城之後,島津家就已經佔據了地利優勢,大友家星耀支援只能透過海運進行。

當然秀家並沒有把期望放在這只不滿萬的援軍身上,秀家只是告誡大友宗麟和藤堂高虎多舉旗幟,營造出2萬人大軍的訊號,吸引對岸島津軍的注意力並給與壓力。

而秀家自己則率領2萬2500人的本隊,從府內城出發,經過大野郡繞道前往臼杵城。

看過豐後地圖的小夥伴就會知道,豐後最東部的海部郡呈Y字形分佈,這當然不是隨便為之的。

在當時科技生產力還不發達的過去,人類對於建造翻山道路存在很大的難度,而大野郡東部正是九州山脈的最北端,山勢高啟,人難以行走。

因此雖然大野郡東部像嵌入海部郡腹部一樣,但是兩郡之間唯一的通道就是經過海部西北方的臼杵城的道路相連線,卻不能直接從佐伯等地直連大野。

臼杵川入海口水流湍急,河道寬30餘丈,若無水軍根本不可能渡河。

而現如今島津軍聚集在東岸,聲勢浩大,如果派人強攻渡河無異於以己之弱對敵之強,這是秀家竭力避免的。

因此,為了順利的渡過臼杵川,秀家只能從臼杵川上游渡河。而臼杵川發源自大野郡山間,上游水流舒緩,正可以從此渡河之後,威逼島津家側翼安全。

而且由於山勢阻隔的原因,秀家這樣這樣的安排完全不用擔心島津家翻山從後面對自己發動攻擊。大友宗麟的萬人只是佯攻,自己這邊的2萬大軍才是真正的主力。

天正十四年十月20日,秀家與大友宗麟、藤堂高虎等人在府內城分道揚鑣,他們就此向東渡過戶次川,經過佐賀關前往臼杵城,並於十月23日抵達臼杵川西岸。

大友宗麟直接在西岸戶室城佈下本陣,其在本陣內高舉大友家的抱杏葉紋和關白殿下下賜的五三桐紋,讓對岸的島津家分辨不出對面究竟來了多少的援軍。

————————————

面對對岸已經聚集的大友軍,當天夜裡,島津義弘就在大巖城本陣內商議應對大友家援軍之事。

島津義弘望從大巖城望向對岸,先一步開口說道:“根據對面的旗幟來看,大友宗麟應該是親至了啊”

緊接著最先發言的是島津家宿將山田有信,天正6年2月,島津義久命其擔任高城城主。同年大友宗麟率便6萬大軍南下包圍高城,山田有信僅率300兵籠城。

後來耳川之戰島津勢獲得大勝。有信更參與天正13年攻略筑後國堀切城。以及天正14年討伐筑紫廣門等等戰役,屢獲軍功。

可以這麼說,此人是島津家內部意志最為堅定的抗爭派,在歷史上豐臣秀吉派遣秀長攻略日向時候,山田有信仍於高城率300兵籠城,持續與豐臣軍抗戰。

“我方擁有2萬4000大軍,又有臼杵川天塹阻隔,就算對面是豐臣秀吉親來,這臼杵城我們也吃定了!”

山田有信的意氣風發,感染了周圍其他島津家武士,更有甚者叫囂道殺過河去,直接討取大友宗麟的首級。

看著麾下士氣高昂的模樣,島津義弘點了點頭,但他並沒有被幕府內的情緒感染而昏了頭。

他看向自己的堂兄島津以久示意他發話,接受到島津義弘訊號的島津以久開口說道“臼杵川對於大友家來說是天塹,對於我們來說也很難越過去。

依我看來大友宗麟雖然領了數萬大軍來援,但是他只不過是給臼杵城內守軍壯壯聲勢罷了。他的斷然不敢渡過臼杵川支援臼杵城的。

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控制好臼杵城周圍的幾座支城,徹底斷絕臼杵城與外界的聯絡。”

島津義弘接著他的話說道“臼杵川上游10裡處的搔懷城至關重要,此地水流舒緩,河道狹窄,為防止敵人在此渡河,此城必須要掌控在我們手中,誰願前往把城?”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