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陣菅正利和氣備1500人;
第三陣清水景治、花房正成、莊直清...備中眾3,200人,分為兩隻備隊參陣。
第四陣長宗我部信親、大森元盛赤坂備,1000人;
第五陣本陣岡利勝和吉岡定勝所領因幡眾2000人;
第六陣原田貞佐、長船岡直、竹內
久治、三浦貞廣、江見秀清...美作眾2,000人;
第七陣由新免宗貫領美作津山備1個營500人和自己所領300為後詰,負責軍備運輸適宜。”
其中莊直清本人同時兼任青龍備聯隊長之職責,秀家出言提醒道“吉兵衛你本人隨青龍備行動,你家的軍勢交由家老代為出陣。”
“本來是應該本家全領依照每萬石150人進行動員的,可是我想了一下,備前、伊予、伯耆暫時哦不要動,只能由你們其他人分擔一下壓力了,還請不要介意。”
就像我前面所說,宇喜多家眾人對於戰爭是極度渴望的,現在秀家提高了他們的軍役狀,反而是讓他們立功去的想法,又怎麼可能感到牴觸呢?
如果真的縮減軍役編制,等到秋收之後再行動,恐怕黃花菜都涼了,畢竟沒人認為島津家可以在豐臣秀吉的攻勢下支撐到秋收時分,恐怕到了那個時候所謂的大軍團出陣,不過是一次武裝遊行罷了。
“殿下請放心,我等定位殿下攜勝而還!”
“這麼早定下出陣名額是為了讓諸位回去提早準備的,將動員推遲到春耕後就是為了不耽誤農時,諸位切不可忘了自己顧此失彼啊。
至於秋收後的總動員的名單我還沒有想好,不過應該會以今天沒有點到名的人為主進行編制,你們比他們有更多的時候進行準備,到時候我希望看到一隻軍容整齊肅穆的軍隊,不讓我宇喜多家丟臉。
所以你們回去之後,一定要利用空餘的時間對軍役狀上的人員進行訓練,提高他們的軍事素養。
再過去,我對你們自己的軍勢沒有別的要求,只要求人數裝備達標即可,但是從九州之戰開始,我要求你們各家的著甲率、鐵炮率、槍繾足輕、弓足輕的比例一律按照直轄備標準進行準備。
裝備不足的,好好利用好明年的收成,提前置辦好武器裝備,實在不行的提前向我報備,我可以租借給你們。
自認為訓練不足的,也提前美作守說,由其派遣教官到各家領內訓練領民。
我要求秋收後出陣的軍勢,不論所領是哪家的,一律參照直轄備標準,以1500人為限,組成備隊。人數不足的相互組合,人數超過的分列兩隻備隊,不得有誤。”
秀家這是打算藉著九州征伐的口子,把手伸向下面的各個家臣家的軍勢中去了。
現在正值他們處於出陣前的性頭上,uu看書人人都想要上前線殺敵立功,哪裡會想到秀家的小九九。
而秀家就是趁著這個機會,讓他們認下由秀家派遣教官前去下面各家軍勢的事實。
這些教官需要在各家領內持續整訓1年,等到1年之後恐怕這些新備隊從上下都刻上了宇喜多家的影子,他們成了這些軍勢實際的掌控者,秀家相當於將這些備隊所有權間接的掌握在手中。
之所以選擇伊予、備前、伯耆三國先進行實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備前是秀家統治力最強的領國,領內的沒有實力強大的大領主,多是一些小豪族,面對秀家的徵兆不會反抗。
而伯耆是秀家親族宇喜多詮家的領地,詮家對於秀家的政策向來支援,向來不會有很大的反彈。
即便他又意見,畢竟需要在秀家不再的岡山的這段日子擔任留守不能回到領內,失去詮家這個主心骨的伯耆家臣們只能以秀家派過去的人唯命是從。
而伊予地方大多是秀家提拔的新參眾的領地,向來都是秀家的擁躉。在宇喜多家內部,他們只有依靠秀家才能和保守派佔據話語權,因此一定會配合秀家的決定。
只要這一切改制完成,等到九州之戰後,秀家的直轄石高縱然沒有增加,但是其實際已經間接控制了伯耆、伊予兩國近30萬石的動員力。
所謂槍桿子裡出政權,在秀家自有領32萬石的基礎上,再加上這30萬石,秀家也算是真正掌握住宇喜多家過半的武裝力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