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很多人瞭解結城氏,主要就是因為結城秀康及結城政勝的原因。
結城政勝之所以出名,全賴結城家三代家督結城政朝、結城政勝、結城晴朝三人出色的外交能力,在關東這塊爛地,遊走於足利公方、北條氏與上杉家之間,使得家名不墜。
但是在這段時間結城氏的知行數目一直都沒有得到充分擴充,打了三代人還在下總、常陸、下野的交接處打轉。
結城家知行真正的巔峰,還是要開秀吉曾經的養子結城秀康入贅之後,才名正言順的獲得十萬石的賞格。
別看結城家在各自遊戲中一直作為配角出現,實際上,結城氏本是隻不過是小山氏的分家。
即便是作為宗家的小山家,也只是藤原秀鄉後代太田政光遷移到小山莊之後才出現的姓氏。
由此可見結城這個姓氏,只不過是庶出的庶出,在戰國曆史上極不顯眼。
就連結城政勝、結城晴朝倆人,也是出身小山家。政勝因為結城家主結城政朝之子城政直病死,被從宗家延請入分家入繼家統。
他本人是結城晴朝的親身父親小山高朝的庶兄。
在結城政勝時期,他與弟弟小山高朝聯合,背靠北條家,不斷對小田家和宇都宮家發動攻侵,使得結城家的家勢發展到極盛,在當時結城家已經隱隱有下克上的情勢。
但是說來也巧,他的兒子明朝也因病去世,不得已只能從弟弟小山高朝家過繼三子晴朝繼承結城家。
因為結城家的發展,威脅到了宗家小山家的勢力,因此在過繼晴朝之時,其逼迫晴朝在公方見證之下籤下了與實父小山高朝切斷親子關係的起請文,並送予古河公方的使者瑞雲院周興及“乘國寺文書”或稱“小山高朝書狀”。
中國人可能很難理解日本人的思維方式,畢竟都是自家的好兒子,嘴巴上說說要斷絕關係,難道還能真的斷了血脈嗎?
你還別說,結城晴朝還真當了回事。
小山高朝的這個兒子還真就繼承政勝的路線,希望不斷擴大結城氏的勢力嗎,為此不惜下克上。
而且自己的這個三子有著極高的政治水平,在探索於北條氏和上杉氏之間生存的同時,還和親生父親家小山氏對立,不斷與親身父親父小山高朝交戰。
也是因為以上重重原因對於外國人來說太過戲劇性,因此結城家的故事才能被外國人所熟知,甚至一度認為結城家是關東地區的主角。
但是在日本本國,結城家的存在感及低,他們對於結城家的認知大多是從結城秀康入繼結城氏開始的。
在這裡用這麼多筆墨描述結城氏的故事。不過是在告訴大家對於結城氏的認知是因為資訊認知出現偏差,相對而言結城氏在關東的實力與宇都宮家根本不值一提。
宇都宮氏是“七日關白”藤原道兼的後人藤原朝綱宗圓隨源賴義出征奧州後,因功獲封下野國一之宮二荒山社神主之位以及鬼怒川流域的支配權後留下的後人。
是正兒八經的藤原氏名流,關東“八屋形”之一,與結城家這個庶流的庶流差了不是一點家格,倆家在關東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
相比較因秀康的秀吉養子身份,而揠苗助長的結城氏而言,宇都宮家獲封10萬石根本不需要付出額外的代價。
那麼只剩下最後一個問題,已經和杏子結婚的秀康,還能不能入繼宇都宮家呢?
我的答案是可以。
日本是一個極為重視名分繼承法,而輕視血脈繼承法的國家,歷史上結城秀康入繼時候娶得妻子鶴子本身也不是結城晴朝的女兒,而是常陸豪族江戶重通的女兒。
歷史上秀次被秀吉收養為養子,藤堂高吉備藤堂高虎收養為養子時候,他們也沒有所謂的女兒或者養女結親,照樣獲得了繼承人的身份。
對於日本武家來說,他們所看重,莫不過是那層父子的關係,所謂的正室入贅養婿子,不過是一個添頭罷了。
如果按照秀家的計劃,主動策劃宇都宮家隱瞞田畝之事發,逼迫他們同意秀康入繼。那麼有一個宇喜多家的正室所能帶來的政治影響力,遠比從隨便一個家族領養一個女兒要大的多。
想了這麼多,一個完整的計劃終於在秀家腦海中浮現,這才開口說道“於義丸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我在大坂的時候還見過,是一位謙謙君子,杏子嫁過去想來不會受上面欺負,同方院費心了。”
“哎?”本以為秀家會降下雷霆之怒的同方院和見性院反而被秀家的誇獎點蒙了,一時之間竟有些語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