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十三年一月6日(1585年2月中旬),經歷了大半個月的行軍,秀家終於與參與四國之戰的諸位大名在姬路會和後,率領這代表著全軍的3500軍勢前往大坂城面見羽柴秀吉。
此事的大坂城經歷一年半的修築,其本丸主體建築已經基本完成,雄偉的六階八層天守閣像是一位無言的衛士一樣屹立在澱川邊,即便是在15km外的尼崎城都能看到。
具學者考究,秀吉原版的天守閣所用的用以承重的木材壽命可能超過千年,是日本國內罕見的國寶。以至於在江戶幕府時期,想要重修大坂和江戶城時,再難以找到這樣足以稱重的木材。
秀家所率領的軍勢在高松登船,運抵岡山後,秀家就帶著麾下家臣,在侍從隊和旗本眾的護衛下馬不停蹄的前往姬路城,會和早已在此等候多時的諸位大名。
大名們的軍勢也在姬路解散,由家老帶領著返回本領,自己只能根據知行數目率領幾十名護衛與秀家一同前往大坂,當然還有被秀家押解出四國的長宗我部家父子。
待到尼崎城下修整之時,已經能遙望見大坂城那高達70米的天守。
自從天正十一年底(1583年),秀吉在石山本願寺的原根據地的基礎上開始建造,距今已經一年半了。
其僅本丸石垣就有四十米高,加上那做巨型天守,宛如是在平地拔起一座高山,如果可以保留於世,必然是能成為世界奇觀的建築。
秀吉本意以金瓦覆蓋在天守閣上,但是最終因為成本和稱重問題,不得已換成貼著金箔的瓦片,再加上其在屋簷上多用金箔,使得整個大坂城天守閣在太陽的照耀下閃閃發光,宛如黃金之城。
後來由於金箔不能經常被太陽直射,金箔瓦片被銅瓦替代,但是其金光閃閃的B格依然被保持著,現實大坂城的綠色的屋頂是銅瓦鏽蝕後的綠色銅鏽。
作為象徵著他“天下人”權威的的建築,羽柴秀吉對大坂城的建築傾盡了心血。但是拋開這些華而不實的裝飾不談,即便是那高聳的石垣和衝入雲霄的天守閣就足以給人一種極大的壓迫感。
很明顯,秀吉想要的效果達到了。即便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的秀家,在遙望大坂城的那一刻就已經為他感到震撼和沉醉,與大坂城相比,其城下町是那麼的渺小,以至於給人一種大坂城立與荒地的感覺。
在尼崎城修整的秀家,與8日得到了秀吉的回覆,四國軍團將在15日得到秀吉的接見,並被將軍勢帶至夏立城。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坂城天守閣建立之後,秀家曾經登上天守閣遠望四周,卻被周圍這些很七豎八的支城擋住視線,因此他命令,拆出大坂城視線範圍內所有的非重要節點的城池。
包括若江、久保寺城在內一共6城10砦皆被拆拆除,夏立城由於此刻作為豐臣家駐軍的需要,得以被保留下來。
當然秀吉召見軍團的正式儀式定在15日,但是作為總大將的秀家需要和石田三成一道提前前往大坂向秀吉回報此戰的情況。
行進在登城的路上,秀家發現大坂城本丸外很大的一圈面積已經被騰出,已經有居民開始築起土磊,這應該是在為二至丸做準備。
而在這些土壘與本丸之間是一個寬近50米的長溝,這裡應該就是歷史上那飛鳥都難以跨越的本丸水堀了。
順著土壘逐步走高,即便距離本丸土垣有著幾十米的距離,秀家依然能夠感受到這種山石建築所帶來的特有的衝擊。
穿過正在刷牆貼瓦的大手口門,秀家久算正式進入大坂城的內丸,與外面的土路不同,大坂城內丸已經用大小不一的砂石鋪設出一條砂石路出來,在大手口右手邊的就是正在修築的大茶室,這裡在秀吉去世後被改造成豐國神社。
沿著御本丸行走近百米來到櫻門外,一道櫻門將本丸內外分割城兩塊世界,與御本丸的蕭索不同,奧本丸內的植物得到了極好的照料,四季有著不同的樹木和花朵開放,使得裡面都能有著極好的景色以供欣賞。
一路走來,秀家好石田三成倆人彷彿劉姥姥第一次進大觀園一樣,左瞧瞧右看看,只因實在沒有見過這樣奢華的宮殿。
只是還沒等秀家仔細欣賞櫻門內的景色,秀家久注意到在入門不遠處的垣廊之上,佔著一個和藹的中年人,正眯著眼睛笑容可掬的看向秀家。
“秀長叔父!”秀家非常眼見的看到了那個男人,快步向其奔去,甩開腳上的布鞋登上垣廊,衝向羽柴秀長索要擁抱。
只是當初的那個少年如今已經13歲了,身高已經比秀長高出半個腦袋,只能將與秀長互相擁抱。
秀家的舉動很是失禮,但是卻有著人與人之間最淳樸的親情,在場的人中最大的就是羽柴秀長,他都沒有開口怪罪,自然不會有人指正秀家的逾距。
“見過左京大夫。”就在秀家在秀長懷中享受著難得的親情的時候,石田三成終於來到垣廊下,向秀長見禮道。
此刻的石田三成再也不復四國時候耀武揚威的表情,回到了那個極為嚴肅和冷漠的模樣,即便是和人打招呼都是不帶一絲情緒。
“哦,左吉你也回來了嗎?”秀長拍了拍秀家的後背,示意其可以把手放開了。
秀家鬆開抱著的秀長頗為欣喜的問道“叔父是何事回到的大坂,北陸的戰事可還順利嗎?”
“比你早上一點,在新春之前回來的,本以為會比你晚上幾日,誰知你反而比我晚到了,直叫我好等。”秀長一手託著秀家的後背,示意秀家與自己一道進入這座御館,一遍開口說道“兄長聽聞你回來的訊息,昨夜高興的都沒睡好覺,此刻正在裡面等著你們了,快快隨我進去。”
整個御館垣廊的裝飾處處凸顯出其主人秀吉的性格。追求完美的秀吉要求所有裸露在外的木材都不能看到木痂,因此每一寸木頭都被精心篩選,使用了不易產生結痂的松木,可是近畿周圍不產松木,所有的松木都是上杉景勝從越後和出羽砍伐獻上。